c19170是什么材料?(c192是什么材料)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c19170是什么材料?,以及c192是什么材料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經(jīng)常使用的青銅有哪些,牌號是什么,國外的牌號是什么,成分是什么,性能怎么樣?

一:牌號:C14500碲青銅
牌? 號?????? Cu?????????? Te???????????? P????????????? 抗拉???????? 硬度hv?????? 導電率?????? 狀態(tài)? ? ?
C14500?? 99.2? ? ? ? ?0.4-0.7??? 0.01? ? ? ? ? ?≥350?????? ? 120? ? ? ? ? ? ≥85? ? ? ? ? H04
美國ASTM標準牌號C14500,是美國根據(jù)其工業(yè)發(fā)展要求在上世紀6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種高導易切削銅合金材料,用以填補銅合金緊密加工材料的空白。碲銅合金材料兼顧了極好的易切削性能和優(yōu)良的導電、導熱性能,同時具備抗腐蝕和抗電燒蝕性能,冷熱加工性能較好,可鍛造、鑄造、擠壓拉制、沖制模壓。產(chǎn)品可加工成板、片、棒、絲、管等型材和多種異型材。
在近10年的高等級C14500碲銅合金研究生產(chǎn)過程中,我公司獲得了一套獨特的C14500碲銅合金生產(chǎn)技術,所生產(chǎn)得到的C14500碲銅合金材料成分穩(wěn)定,使用性能優(yōu)異。
產(chǎn)品用途:C14500碲銅合金材料作為一種高導易切削銅合金材料,主要有以下應用領域:電子電器元器件,如電子接插件、新能源汽車接插件、太陽能發(fā)電站接插件等,各類汽車、機械需抗電弧耐燒蝕開關,需要一定強度并精密加工的銅合金零部件,焊割設備噴嘴,如等離子焊割割機噴嘴,水暖管件,電機零部件。
在保持了較高強度,良好的切削性的前下,C14500合金材料有著優(yōu)良的導電性,其標準電導率高于85%IACS,優(yōu)質(zhì)C14500碲銅合金材料電導率可達到95%IACS以上。
鉛鎳銅C19160是什么材料
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合金
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合金詳情
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
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C19160和C19140是含有銅、鉛、鎳和磷的獨特沉淀硬化合金。合金中的鎳和磷結合形成鎳磷酸鹽,在加熱到合適的溫度下在銅中溶解,并且可以通過淬火保持。后續(xù)的時效將使固溶體中的磷酸鎳以高度分散的方式析出,從而產(chǎn)生明顯的硬化和強化效應,具有優(yōu)異的應力松弛性能。隨后的冷加工進一步提高了強度。
C19160名義上由97.8%的銅、1%的鉛、1%的鎳和0.2%的磷組成,而C19140名義上由98.3%的銅、0.5%的鉛、1%的鎳和0.2%的磷組成。它們以其高的耐腐蝕性、高的拉伸和屈服強度、高的導電性而著稱。可加工性和抗應力松弛性。
由于合金在析出硬化狀態(tài)下,鉛和磷酸鎳不固溶,導電性相對較高。當適當熱處理時,可以預期導電率約為55% IACS。鉛含量對兩種合金都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
良好的成形性、可鍛性、易鍍性和高彎曲強度也是合金已知的性能,允許它們在需要高強度、耐腐蝕合金的許多應用中成功地取代眾所周知的鈹銅。有明顯的成本優(yōu)勢與含鉛的鎳銅。
典型應用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合金:
電氣工業(yè):電觸點,Connector Pins,插座
工業(yè)同軸和圓形連接器用圓柱形觸頭的電子設備
供應尺寸
定制直徑和尺寸,隨機軋機長度
可用產(chǎn)品(表格):
圓鋼、扁鋼、方形鋼筋、金屬絲
自定義形狀可根據(jù)要求提供。
B)
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
化學成分:
倪:0.80-1.20%
Pb:0.80-1.20%
P:0.15~0.35%
SN:0.05%最大。
Zn:最大0.50%。
最大值:0.05%。
Cu:提醒
注:Cu值為Ag,Cu+元素為99.50% min。
C)。
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
典型物理性質(zhì):
密度在68F:0.321磅/英寸3英寸。
比重:8.90
熔點(液相線):1082C(1980F)
單位面積F的熱膨脹系數(shù):9.810-6(77~212F)
電導率在68F(體積):50% IACS min.(老化和拉伸)
熱導率BTU/FTT2/FT/HR/F在68F:146
彈性模量:張力:18000 kSi
筆記
1)。這些單位是以美國習慣為基礎的。
2)。典型的物理性能適用于時效硬化產(chǎn)品。
D)。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
國際規(guī)范/生產(chǎn)標準:
桿/桿/線:C19160
歐洲標準:CUNI1PB1P,DIN 17666
筆記
ASTM:美國測試與材料學會
筆記除非另有說明,材料將生產(chǎn)ASTM。
e)。
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
力學性能:
詳細的機械性能可根據(jù)客戶要求提供。
f)。CuNI1PB1P UNS.C19160含鉛鎳銅
最常用的回火方法:
棒/棒/絲:1/2小時(TD02),H(TD04),HT(TH04)
c19120是什么材料?
C19120鉛鎳銅棒(鉛丹銅)
鉛鎳銅C19120,在軟相基體上均勻分布著硬相質(zhì)點,軟相基體使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順應性和抗咬合性,并在磨合后,軟基體內(nèi)凹,硬質(zhì)點外凸,使滑動面之間形成微小間隙,成為貯油空間和潤滑油通道,利于減摩;上凸的硬質(zhì)點起支承作用,有利于承載。除制造滑動軸承外,因其質(zhì)地軟、強度低,常將其絲或粉噴涂在鋼等基體上制成軸瓦使用。
各類銅的代號是什么?
1. 純銅:中國俗稱‘紫銅’,日本與臺灣俗稱‘紅銅’
a. 常見牌號:T1、T2、T3、TU1、TU2
b. 特性:導電用
c. 常見用途:電器開關、電機線圈、電子零件、空調(diào)管路、軟焊槍頭
2. 黃銅:含鋅
a. 常見牌號:H59、H62、H65、H68、HPb59-1(易切削黃銅)
b. 特性:強度較高、耐磨、耐水汽腐蝕
c. 常見用途:建筑五金、熱交換器管、泵、動力汽缸與襯套、軍需品
3. 白銅:含鎳
a. 常見牌號:B19、B25、BFe10-1-1、BZn15-20、BA13-3
b. 特性:室溫下物理性能穩(wěn)定
c. 常見用途:醫(yī)療器具、精密儀器、熱電偶、鐘表零件、眼鏡架
4. 青銅:
a. 定義:
舊名稱:即錫青銅,如古代的鐘、鼎、酒器
新定義:紫、黃、白銅三類以外的統(tǒng)稱
b. 名稱:
鉻青銅:QCr 0.5、QCr 0.6-0.4-0.05
錫青銅:QSn 4-3、QSn 6.5-0.4、QSn 7-0.2
鋁青銅:QAl 5、QAl 9-2、QAl 10-4-4
鈹青銅:QSi 3-1、QSi 3.5-3-1.5
錳青銅:QMn 1.5、QMn 5
鎘青銅:QCd 1等
c. 根據(jù)實用的物理化學指標,如硬度、強度、彈性、耐高溫導電、導熱等等的工程綜合指數(shù),而有不同配方。
d. 用途:
例:錫磷青銅:彈性佳、作燈具彈簧片、開關彈簧片。
電阻焊電極材料(滾焊機、對焊機、碰焊機、鉚焊機) 鉻鋯銅、鈹鈷銅。
適用范圍極廣、極雜
C5191和C5111這兩種材料有什么區(qū)別?
您好!上海錦町實業(yè)幫您作答:
C5191和C5111都屬于磷青銅,區(qū)別在與化學成分不一樣,C5191的化學成分%:Pb<0.02 Fe<0.1 Sn:5.5-7 Zn<0.2 P:0.03-0.35 Cu+Sn+P>99.5,C5111的化學成分%:Pb<0.02 Fe<0.1 Sn:3.5-4.5 Zn<0.2 P:0.03-0.35 Cu+Sn+P>99.5,
高銅合金C19160(CUNI1PB1P)的物理化學性能是什么?
C19160屬于美標鉛鎳銅棒(鉛丹銅) 。
CuNi1Pb1P-UNS C19160含鉛鎳銅C19160和C19140是獨特的沉淀硬化合金,包含銅,鉛,鎳和磷。合金中的鎳和磷結合形成磷酸鎳,在加熱到合適的溫度時會溶解在銅中,并且可以通過淬火來保留。隨后的時效將以高度分散的方式從固溶體中沉淀出磷酸鎳,從而產(chǎn)生具有出色的應力松弛性能的顯著硬化和強化效果。隨后的冷加工進一步提高了強度。
C19160名義上由97.8%的銅,1.0%鉛,1.0%的鎳和0.2%的磷組成,而C19140名義上由98.3%的銅,0.5%鉛,1.0%的鎳和0.2%磷組成。它們以其高耐腐蝕性,高拉伸強度和屈服強度,高電導率,可加工性和抗應力松弛性而著稱。
由于當合金處于沉淀硬化狀態(tài)時,鉛和磷酸鎳不是固溶體,因此電導率相對較高。經(jīng)過適當?shù)臒崽幚恚梢灶A期電導率約為55%IACS。鉛含量還賦予兩種合金良好的切削性。
良好的可成型性,可加工性,易于電鍍和高彎曲強度也是該合金眾所周知的特性,從而使它們能夠在需要高強度,耐腐蝕合金的許多應用中成功替代眾所周知的鈹銅。含鉛的鎳銅具有明顯的成本優(yōu)勢。主要用于電觸頭,連接器插針,插座工業(yè):電子設備,同軸和圓形連接器的圓柱觸頭
C19160化學成分如下:
Ni:0.80-1.20%
Pb:0.80-1.20%
P:0.15-0.35%
Sn:0.05%以下
Zn:0.50%以下
Fe:0.05%以下
Cu:余量
關于c19170是什么材料?和c192是什么材料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admi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