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c后蓋是什么材質(蘋果5c后蓋材質)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小米5c后蓋是什么材質,以及蘋果5c后蓋材質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怎么分辨小米5后蓋是塑料還是玻璃的

小米5的后蓋是全2d玻璃的構造,雙曲面的做工。尊享版是雙曲面陶瓷機身。
小米5c為什么背面上下采用玻璃
主要是為了外觀的好看,使用玻璃的材質讓手機背面呈現水晶的質感,顯得更有檔次,更加美觀。
【小米5C的簡介】:
小米5c是2017年2月28日小米公司發布的輕薄拍照手機,其配備小米松果自主研發的澎湃S1八核芯片、1.25微米大像素超感光相機,支持澎湃快充技術。
小米5c使用一體化金屬設計,使用超窄邊框設計,擁有亞光黑,香檳金,玫瑰金三種顏色可選,售價1499元,將于3月3日首發上市。
【外觀】:
小米5c采用了納米注塑一體化金屬設計,擁有5.15英寸屏幕大小,整機尺寸僅為144.38mm 69.68mm 7.09mm,機身重量135g,甚至比iPhone 7更輕更薄,帶來非凡的單手握持感。
小米5c擁有1.66mm超窄邊框。同時,屏幕內置了16顆 LED燈,亮度高達550nit,擁有2048級智能亮度調節功能,在外界光線變化時可以平滑調節屏幕亮度,芯片級背光控制,讓眼睛更加舒服。
【小米手機簡介】: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小米),成立2010年4月,是中國一家專注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以及軟件開發的企業。
小米手機、米聊,MIUI是小米公司旗下的三大核心業務[1],“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創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發燒友參與改進的模式。
2011年,發布第一款產品“小米手機”。2014年12月,小米12.7億元入股美的集團。2016年6月,宣布聯合新希望集團等企業申辦的民營銀行“四川希望銀行”正式獲得銀監會批復籌建;9月1日,小米聯合中國銀聯正式發布小米支付(Mi Pay)。2017年1月5日,美國CES展會上發布系列新品,包括Mix手機白色版及小米電視4新品。2017年5月,與長江基金達成120億基金合作。[3]2017年12月25日,發布小米電視4C 55英寸體育版。
【產品】:
小米手機的現研發的主要產品有, 小米M1、小米手機青春版、小米手機1S、小米手機1S青春版、小米手機2小米手機2S、小米手機2A、紅米手機1、小米手機3、小米4、 小米note等。
【核心功能】:
獨具特色的MIUI HOME
MIUI 小米手機(14)HOME將快捷方式和程序圖標的兩層模式整合為桌面一層模式。
長按進入編輯模式后,打開Widgets小工具盒子支持拖拽添加小工具。
如果想卸載程序,把程序拖拽到頂部垃圾框即可。
8種桌面屏幕切換效果,桌面動畫華麗絢爛。
T9鍵盤智能撥號
智能撥號采用T9鍵盤,支持聯系人拼音首字母、電話號碼搜索,結果以聯系頻率優化排序。
提高電話安全,默認禁止第三方程序監聽用戶電話。
持續更新歸屬地數據庫,并支持外國國家代碼,現已有230301條歸屬地記錄。
小米5c黑色是磨砂嗎
小米5c的后蓋有兩種材質,一種是炫彩玻璃的后蓋,一種是陶瓷的后蓋,尊享版陶瓷后蓋比玻璃后蓋貴一百塊錢
小米5和小米5c手機后蓋一樣嗎
不一樣,小米5c和小米5采用了不同的機身材質,機身風格有較大的不同,下面我們通過各自的外觀對比介紹,對著兩款手機的外觀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外觀方面,小米5c主打輕薄機身設計,采用了5.15英寸的JDI屏幕大小,機身厚度僅7.09mm,重量135g。對于這樣的機身屏幕及輕薄程度是非常顯得小巧精致的,極具有握持感。同時,小米5c提供了玫瑰金、香檳金、亞光黑3種機身配色方案
小米5s后蓋是什么材質
小米5s后蓋是鋁合金金屬材質。小米5s的外殼采用金屬+玻璃的組合,金屬部分是采用了陽極氧化鋁工藝的鋁合金材質,覆蓋整個邊框和大部分后蓋,后蓋上下兩條則是玻璃材質。
延展閱讀:
小米5S采用5.15英寸顯示屏,4GB+128GB版本支持3D Touch功能;搭載主頻2.15GHz驍龍821處理器,輔以 LPDDR4內存和UFS2.0存儲;配1200萬像素主攝像頭,f/2.0光圈,支持PDAF相位對焦;內置3200mAh電池,支持QC3.0快充,配USB Type-C接口;支持雙卡雙待4G全網通,支持NFC功能。
小米5s搭載索尼IMX378背照式CMOS,在日間環境下,小米5s的樣明亮,說明IMX378確實對照片的進光量有一定的提升,在色調上類似于iPhone 7的冷色調,更接近實拍場景。
小米5c評測:小巧輕薄/自主芯首秀穩健
【IT168 評測】2014年10月,小米悄然組織了一組人馬,以松果之名,立志于在手機芯片方面有所作為。一年之后,松果團隊打造出了第一顆芯片,并試著打通了一則電話、點亮屏幕、跑起了Android系統。自此之后時間又過去了17個月來到今天,昔日的芯片早已不是樣品一樣的存在,化名“澎湃S1”正式發布,成為驅動手機的核心所在。
實際上,關于小米發布自主芯片的事情從去年就有消息,趕在2017年初發布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讓人等待了太久。與之對應的,首款搭載小米自主芯片的手機卻沒有讓人等太久,正是與澎湃S1一同發布的小米5c。作為小米自主芯片的首秀,小米5c也是備受關注,究竟澎湃S1實力如何?小米5c究竟怎樣?在接下來的評測中我們一一揭曉。
不得不承認,此次發布的澎湃S1與小米5c之于小米意義非凡,使得小米成為了即蘋果、三星、華為之后第四家擁有自研芯片,并應用于旗下終端的手機廠商。自主研發芯片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在于成本上的控制,降低采購手機芯片的壓力,從而在供應鏈中掌握主動權;其次是更好地整合軟硬件,有針對性地打造產品,凸顯自身產品優勢;最后,從長遠的角度講,芯片研發會在專利上形成一定的積累,逐步完善專利墻以便擴展市場。
目光聚焦于小米5c,我們首先有一張表格來簡單了解一下這款產品。
小米5c 主要參數
操作系統
MIUI 8.0,基于Android 6.0定制
網絡制式
GSM、TD-SCDMA、LTE-TDD,雙卡雙待
機身尺寸
144.38 *69.68 *7.09 mm
重量
135g
屏幕
5.15英寸 1920*1080分辨率
攝像頭
1200萬像素 F/2.2光圈、支持相位對焦
處理器
澎湃S1,4*A53@2.2Ghz+4*A53@1.4GHz
機身內存
RAM:3GB ? ? ?ROM:64GB
特色亮點
輕巧機身、窄邊框設計、首發澎湃S1
電池
2860mAh
機身顏色
亞光黑、玫瑰金、香檳金
上市價格
1499元
【查看】
可以看到,小米5c在硬件層面可圈可點,除了頗具話題性的澎湃S1芯片,小米5c還搭載了一顆12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單顆像素面積達到了1.25m,有著“暗夜之眼”的名號,實際表現值得期待。另外,該機的尺寸也很討巧,5.15英寸屏幕,7.05mm的厚度,僅135g的重量,無疑是輕巧纖薄的保證。下面,我們就從外觀入手,逐步解析小米5c。
外觀與工業設計
小米5c在外觀上主打輕薄,小巧的尺寸融入流行設計,是一款比較討喜的手機,甚至在眾多人眼里,這是目前最為漂亮的小米手機,尤其是我們手中的啞光黑版本。
小米5c整體設計圓潤,線條流暢,2.5D玻璃弧度飽滿,乍一看甚至有一種iPhone的味道。搭載一塊5.15英寸的全高清屏幕,1.66mm的窄邊框設計,在黑色面板的映襯下顯示出較高的屏占比。而在息屏狀態下,屏幕與前面板的融入感很強,玻璃的光影效果純粹。
在頂部,小米5c取消了“MI”logo設計,聽筒居中,一顆8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居右,光線距離感應器被隱藏在聽筒左側,使得面板開孔盡可能減少。玻璃邊緣的圓弧過渡與2.5D玻璃有著很好的視覺互補,在光線的掩映下,更彰顯了小米5c的幾分精致。
小米5c的底部是一顆實體指紋識別按鍵,集成了Home鍵功能,采用了與小米5類似的狹長設計,略突出于玻璃表面,按鍵回饋有些生澀。左右兩側的觸摸按鍵用小圓點標識,意味著用戶可以在系統層面進行個性設置,更加人性化。
小米5c采用了金屬機身,并嘗試了一種不同于以往任何小米手機的設計,即在機身背部上下各用一塊玻璃蓋板點綴,玻璃與金屬兩種材質的碰撞,營造了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品的檔次。
小米5c搭載了一顆1200萬像素主攝像頭,輔以一顆閃光燈。這顆攝像頭采用了高感光傳感器,單顆像素面積為1.25m,可增加24%的進光量。至于具體的成像表現,我們在下面的樣張部分為大家解析。
側邊來看,小米5c的四周有著圓潤流暢的過渡曲線,由邊框一直延伸至機身背部,整機厚度7.09mm,重量僅135g,為舒適貼合的手感提供幫助。
在頂部,小米5c有紅外遙控發射器、3.5mm耳機接口與降噪麥克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米5c的天線注塑工藝進一步提升,注塑帶與金屬機身的色差控制極佳,一體性更強,品質感驟升。
在底部,小米5c采用USB Type-C接口,支持最高18W的澎湃快充,左右兩側分別為麥克風與揚聲器開孔,做工值得肯定。
整體來看,小米5c不論是設計還是做工,都是目前小米手機中的佼佼者,輕巧的外形和舒適的手感令人印象深刻。
澎湃S1性能解析
某些程度上講,小米5c搭載的這顆澎湃S1處理器遠比手機重要,作為小米自立門戶設計芯片的首款作品,澎湃S1的實力到底怎么樣?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做一定解讀。
對于這顆澎湃S1,小米自己也有著清醒的認識,畢竟松果處理器處于起步階段,還是以穩健為主,立足于現有的成熟設計與工藝,以中端市場為切入點布局,因此澎湃S1也就有了一份相對平庸的參數表。其CPU部分采用4*A53@1.4Ghz+4*A53@2.2GHz的8核心設計,組成big.LITTLE架構;GPU部分則是Mali T860-MP4,選擇臺積電的28nm HPC+工藝加工。
對于這樣的一套參數,我們先用跑分來量化一下,安兔兔在60000左右,GeekBench4的單核為700左右,多核為3000左右,與市面上主流的中端處理器,包括驍龍625、聯發科Helio P10以及麒麟655基本處于同一級別。
澎湃S1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我們從三個方面幫助大家解讀。首先是核心架構上,Cortex-A53是能效比較高的選擇,基于此開發的SoC眾多,經驗較為豐富。并且澎湃S1還采用了大小核的設計,在多核調度上更加靈活多變,可根據任務智能分配處理器資源,以平衡的性能和功耗。
其次是工藝制程上,澎湃S1選用的28nm HPC+工藝,這是目前臺積電最新的28nm工藝,專門解決了漏電問題,相比上一代在同等性能下漏電量減少一半,可以有效降低功耗,并在性能上明顯提升。
最后是GPU核心方面,澎湃S1采用Mali T860-MP4,這款圖形處理器擁有4顆著色器核心,對于主流的圖形接口均有支持,包括Vulkan,并且還引入了圖像壓縮技術,可以做到在傳輸同樣大小數據時所用帶寬更小,運算效率更高,減少不必要的功耗。
因此整體來看,小米在選擇高頻Cortex-A53核心支撐澎湃S1的性能同時,更注重在工藝、算法上的優化幫助澎湃S1盡可能降低功耗,這種布局折射出小米初涉芯片設計的謹慎:并不追求性能,踏實才是王道。
當然,除了性能方面的表現,澎湃S1的Modem更加令人關注,畢竟作為手機芯片,Modem直接決定了你手機的通話性能、網速、支持頻段等等。坦率地講,目前的澎湃S1在這一部分是難以令人滿意的。
澎湃S1的這款Modem支持VoLTE,LTE連接可以達到Cat.4級別,即下行最高150Mbps,上行最高50Mbps,在運營商主推的4G+網絡下(至少Cat.6),顯然有一些滯后。另外受技術與專利的限制,這款Modem目前僅支持GSM、TD-SCDMA、TDD–LTE三種制式(僅覆蓋全部移動網絡),盡管官方強調這是一款可編程Modem,意味著后期可以通過軟件進行升級,從而優化、擴展支持網絡,但具體升級時間并未透露,令圍繞在Modem上的遺憾不得不持續。
另外,澎湃S1還擁有一顆14位雙核ISP,支持夜景的雙重降噪優化、像素級動態范圍調整以及多幀優選技術,其具體應用我們也在后期的樣張中幫助解析。
總體而言,澎湃S1作為小米在芯片設計上的首秀,性能已經可以躋身中端水平,功耗有著不錯的表現,如果后期能夠補齊Modem上的短板,無疑將是一次比較完美的首秀。
1200萬像素拍照解析
拍照也是小米5c的主打特性,1200萬像素傳感器配合澎湃SoC集成的14位雙核ISP,在宣傳中被冠以“暗夜之眼”的名號,在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就小米5c的拍照展開評測。
落實到具體的硬件上,小米5c搭載了一顆由OV打造的傳感器,F/2.2光圈,支持相位對焦,最大輸出1200萬像素,單顆像素尺寸則達到了1.25m,迎合了目前大像素、高感光的技術趨勢,理論上色彩表現將更加豐富,暗光表現得到加強,下面我們通過樣張為大家詳細解讀。
日間拍攝方面,小米5c的曝光準確,白平衡并沒有刻意趨于濃艷去討好眼球,基本與實際看見的景象接近。得益于單顆像素的面積較大,進光量得以保證,因此整體畫面也顯得比較通透。
放大來看細節,1200萬像素的解析力也是足夠,自行車上的數字鎖、銘牌上數字通過放大可以辨認,但邊緣并能不是十分銳利,個別位置有一定的涂抹感。
在一些有著強烈明暗對比的場景,比如這張正午時分的雕塑,一半處于光線照射中,一半處于陰影中,小米5c的成像既照顧了陰影部分的細節,又保證了明亮的部分不會過曝。這也是由于澎湃S1內置的ISP支持畫面動態范圍監測,會針對性地調整畫面對比度,使得成像寬容度更高。
夜景方面,得益于澎湃S1內置ISP的降噪處理,小米5c的樣張沒有明顯的噪點,畫面亮度尚可,觀感給人不錯的印象。但放大來看,其表現就有些不盡如人意了,單車上的字跡已經劣化,輪子的輻條也已經看不清,油畫一樣的涂抹感十分明顯。必須承認,夜景方面還是硬件起到決定作用,缺乏大光圈和光學防抖的小米5c很吃虧。
體驗下來,應該說小米5c有著該價位產品應有的成像表現。澎湃S1內置的ISP對于成像有一定優化,連拍和視頻攝錄均能應對,遺憾在于不支持4K視頻攝錄,但考慮到該場景的應用有限,缺少也并不影響日常的體驗。
MIUI 8體驗
小米5c預裝了基于Android 6.0打造的MIUI 8,MIUI作為小米最為核心的競爭力,此番與小米自研的首款SoC澎湃S1搭配,是否依舊能夠延續優良的體驗?在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進行體驗。
首先要說明的是,MIUI 8在小米5c上的運行很流暢,過場動畫以及相應的動效都很自然,并沒有卡頓現象。很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實際上,澎湃S1的設計團隊脫胎自小米內部,對于MIUI的功能和用戶的訴求,這個團隊再熟悉不過,因此在芯片設計時就加入了針對性優化,使之與MIUI更好地結合。
另外,基于對澎湃S1的深入了解,MIUI的版本迭代與安卓內核的升級也變得更加容易,目前已經確定小米5c的MIUI 8內核將在3月升級至Android 7.0。可以預計,小米5c的MIUI在后續將獲得更多的支持,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值得期待。
應該說,小米5c運行的MIUI 8在體驗上沒有打任何的折扣,其中的經典功能也都完美實現,我們拾取極富特色的系統分身、應用分身和全功能計算器做介紹。
系統+應用分身
MIUI 8支持系統層與應用層的雙重分身。在系統層面,MIUI 8可以通過設置不同密碼/指紋登陸不同桌面空間,從而進行不同的操作管理,當然不同空間的數據也是互相隔離,加密存儲的。試想一下,在別人暫借手機時,悄然進入預先設置的“訪客”桌面空間,隱藏了比較私密的應用,既不會讓人察覺,又保護了自己的隱私。
在應用分身層面,MIUI 8可以實現大多數應用的分身,即手機中同時存在兩個微信、兩個QQ、兩個微博以及任何一款涉及賬戶登錄的軟件,并且雙開應用間的數據互不影響,可以同時運行。這種設計化解了一人多賬戶的尷尬,能夠在工作和生活場景中更好地切換身份。
全功能計算器
MIUI 8集成了全功能計算器,融合了計算房貸、個稅、公積金、單位換算等實用工具,適用于多種計算場景。比如熱衷海淘的人常常面臨貨幣間的匯率計算,面對陌生的貨幣單位,一些價格總不能及時反應過來,有了小米的計算器,匯率轉換快捷,并且支持多種貨幣,匯率也是及時更新,從此不再迷茫。最新的MIUI計算器中還加入了親戚計算功能,幫你梳理各種復雜的血緣關系,化解串親戚的尷尬。
總結
對于小米5c這款產品,機身的小巧輕薄與設計上的靈動流暢,令其在顏值方面加分不少。相機迎合了目前大像素高感光的趨勢,表現符合預期。首發澎湃S1話題性十足,不少朋友會懷疑其實力,不過從實際體驗來看,這顆澎湃S1完全滿足日常使用,與MIUI的緊密結合成為日后持續升級的保障,其性能符合中端定位,基帶方面的劣勢后期通過軟件升級可以得到一定的彌補。
這里再啰嗦一句,澎湃S1作為小米在芯片研發上的首秀,雖談不上完美,但基本上算是平穩。芯片設計畢竟是一個重投入、慢產出的項目,沒有任何捷徑,不可能在短期內就見到成效,需要腳踏實地持續行動,希望小米可以堅持下去。
小米5c后蓋是什么材質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