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中c的作用是什么意思(鋼筋中的c是什么意思)

博主:adminadmin 2023-03-29 13:00:01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鋼中c的作用是什么意思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鋼筋中的c是什么意思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鋼的熱處理工藝C的作用一般滲碳后淬火能夠達到的硬度是58~...

今天給各位分享鋼中c的作用是什么意思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鋼筋中的c是什么意思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

鋼中c的作用是什么意思(鋼筋中的c是什么意思)

鋼的熱處理工藝 C的作用

一般滲碳后淬火能夠達到的硬度是58~62HRC,經過低溫回火后硬度略有降低。

碳在鐵碳相圖中是鐵碳合金的一個組元,是合金元素,碳加入鐵中能夠形成間隙固溶體和碳化物,從而改變鐵的性能,含碳量越多,硬度越高,塑性韌性越低,而強度是先隨著含碳量增加而增加,大約在0.9%處達到最高值,然后隨著含碳量的增加,強度降低。可以說碳是改變或調整鐵(鋼)性能的重要的合金元素。

C、Mn、Si、S、P、Cr、Mo元素在鋼中的作用和熱處理時的影響

1、碳(C):鋼中碳含量增加,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增加,但塑性和抗沖擊性下降。當碳含量超過0.23%時,鋼的可焊性劣化,因此用于焊接。對于低合金結構鋼,碳含量通常不超過0.20%。

高碳含量也降低了鋼的耐大氣腐蝕性。露天堆場的高碳鋼容易腐蝕;此外,碳可以增加鋼的冷脆性和年齡敏感性。典型的例子是低碳鋼,高碳鋼和高碳鋼的機械性能的變化。

2、錳(Mn):錳是一種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鋼一般含有一定量的錳,可以消除或減少由硫引起的鋼的熱脆性,從而提高鋼的熱加工性。

錳和鐵形成固溶體,增加鋼中鐵素體和奧氏體的硬度和強度;同時,它是一種碳化物形成元素,并進入滲碳體中以取代一部分鐵原子。鋼中的錳是由于降低了臨界轉變溫度。起到提煉珠光體的作用。

它還間接地起到提高珠光體鋼強度的作用;錳穩定奧氏體結構的能力僅次于鎳,并且還強烈地提高了鋼的淬透性。含量不大于2%的錳已與其它元素組合使用以形成多種合金鋼。

3、硅(Si):硅可以溶解在鐵素體和奧氏體中,提高鋼的硬度和強度,其作用僅次于磷,強于錳,鎳,鉻,鎢,鉬和釩。

然而,當硅含量超過3%時,鋼的可塑性和韌性將顯著降低。硅可以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強度和屈服比(s/b),以及疲勞強度和疲勞比(-1 /b)。這就是硅或硅錳鋼可用作彈簧鋼的原因。

硅可以降低鋼的密度,導熱性和導電性。它可以促進鐵素體晶粒的粗化。降低矯頑力。它具有降低晶體各向異性,使磁化容易,并且磁阻減小的趨勢。它可用于生產電工鋼,因此硅鋼片的磁滯損耗低,硅可以提高鐵氧體的磁導率,使硅鋼片在較弱的磁場下具有較高的磁感應強度領域。然而,在強磁場下,硅降低了鋼的磁感應強度。硅具有很強的脫氧力,可以降低鐵的磁老化效應。

4、硫(S):增加硫和錳的含量可以提高鋼的切削性能。硫作為易切削鋼中的有益元素添加。

硫在鋼中嚴重分離,會降低鋼的質量。在高溫下,降低鋼的延展性是一種有害元素,以熔點較低的FeS形式存在;僅FeS的熔點僅為1190℃,鋼中鐵與共晶的共晶溫度較低,僅為988℃,當鋼凝固時,硫化鐵在初級晶界處集中。當鋼在1100-1200℃下軋制時,晶界上的FeS將熔化,大大削弱了晶粒之間的結合力,導致鋼的熱脆性。

5、磷(P):磷在鋼中具有強固溶強化和冷加工硬化效果。作為添加到低合金結構鋼中的合金元素,它可以提高鋼的強度和耐大氣腐蝕性,但降低其冷沖壓性能。

磷與硫和錳的結合可以提高鋼的切削性能,提高加工零件的表面質量,用于易切削鋼,因此易切削鋼的磷含量也很高。

磷可溶于鐵素體。雖然它可以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但最大的危害是嚴重的偏析,增加回火脆性,并顯著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這使得鋼在冷加工過程中易于變脆。脆弱現象。磷對可焊性也有不利影響。磷是一種有害元素,應嚴格控制。一般含量不超過0.030%-0.040%。

6、鉻(Cr):鉻可以提高鋼的淬透性并具有二次硬化效果。

它可以提高高碳鋼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會使鋼脆;當含量超過12%時。該鋼具有良好的高溫抗氧化性和抗氧化介質腐蝕性。它還提高了鋼的熱強度,鋼是不銹耐酸鋼和耐熱鋼的主要合金元素。

7、鉬(Mo):鉬提高鋼的淬透性和熱強度。在某些介質中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矯頑力以及耐腐蝕性。在淬火和回火鋼中,鉬可以加深和硬化較大截面的部分,提高鋼的回火抗力或回火穩定性,使零件在較高溫度下回火,從而更有效地(或減少)殘余應力,提高塑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合金鋼

鋼材中的C、S、Si、Mn、P元素對鋼材都有什么影響,作用分別是什么?

鋼材的質量及性能是根據需要而確定的,不同的需要,要有不同的元素含量.

(1)碳;含碳量越高,剛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韌性就越差.

(2)硫;是鋼中的有害雜物,含硫較高的鋼在高溫進行壓力加工時,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熱脆性.

(3)磷;能使鋼的可塑性及韌性明顯下降,特別的在低溫下更為嚴重,這種現象叫作冷脆性.在優質鋼中,硫和磷要嚴格控制.但從另方面看,在低碳鋼中含有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斷,對改善鋼的可切削性是有利的.

(4)錳;能提高鋼的強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響,并能提高鋼的淬透性,含錳量很高的高合金鋼(高錳鋼)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5)硅;它可以提高鋼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韌性下降,電工用的鋼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軟磁性能.

(6)鎢;能提高鋼的紅硬性和熱強性,并能提高鋼的耐磨性.

(7)鉻;能提高鋼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鋼的抗腐蝕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8)釩;能細化鋼的晶粒組織,提高鋼的強度,韌性和耐磨性.當它在高溫熔入奧氏體時,可增加鋼的淬透性;反之,當它在碳化物形態存在時,就會降低它的淬透性.

(9)鉬;可明顯的提高鋼的淬透性和熱強性,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嬌頑力.

(10)鈦;能細化鋼的晶粒組織,從而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在不銹鋼中,鈦能消除或減輕鋼的晶間腐蝕現象.

(11)鎳;能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提高淬透性.含量高時,可顯著改變鋼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提高鋼的抗腐蝕能力.

(12)硼;當鋼中含有微量的(

0.001

0.005

%)硼時,鋼的淬透性可以成倍的提高.

(13)鋁;能細化鋼的晶粒組織,阻抑低碳鋼的時效.提高鋼在低溫下的韌性,還能提高鋼的抗氧化性,提高鋼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等.

(14)銅;它的突出作用是改善普通低合金鋼的抗大氣腐蝕性能,特別是和磷配合使用時更為明顯。

C Si S P Mn Ni Cr 等元素在不銹鋼中的作用?

Mo可以增加不銹鋼的抗點蝕能力,改善耐縫隙腐蝕能力

降低C含量或者增加Ti、Nb可以改善不銹鋼的晶體間抗析出腐蝕傾向,增強不銹鋼的穩定性

加Ni、Cr可以改善不銹鋼的高溫抗氧化能力,強度

加Ni可以改善不銹鋼的抗應力耐腐蝕性

加S或Se可以改善切削性、 構建表面精度

錳Mn: 提高強度、可取代Ni的添加(Mn:Ni = 4:1,可降低成本)、沃斯田鐵相安定元素,但對煉制的過程來說,添加過多的Mn會嚴重侵蝕爐壁。

C:含量飽和可以增強材料的強度和硬度,但塑性降低、脆性增大

N增強常溫及高溫的強度(與C同),但幾乎不影響耐蝕性。

Cu:增加非氧化性氣氛的耐蝕性;3%以上的Cu有析出強化效果;降低不銹鋼加工硬化效應,使之易冷作成形;但熱加工性差、會發生熱脆化。

硅Si:雜質成份,可減少高溫時的銹皮產生、增加耐熱性、高溫強度佳、肥粒鐵相的安定元素。

磷P: 雜質成份,一般在0.045%(0.04%)以下。

硫S: 雜質成份,一般在0.03%以下,但增加S可改善材料的切削性

碳(C)元素對鋼材性能有什么影響

碳是僅次于鐵的主要元素,它直接影響鋼材的強度、塑性、韌性和焊接性能等。當鋼中含碳量在0.8%以下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強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但當含碳量在1.0%以上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強度反而下降。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焊接性能變差(含碳量大于0.3%的鋼材,可焊性顯著下降),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氣銹蝕性下降。

碳含量在鋼材中的作用

碳是鋼鐵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鋼鐵材料也可以稱為鐵碳合金。碳在鋼材中的主要作用是:

1.形成固溶體組織,提高鋼的強度,如鐵素體、奧氏體組織,都溶解有碳元素;

2.形成碳化物組織,可提高鋼的硬度及耐磨性。如滲碳體,即Fe3C,就是碳化物組織。

因此,碳在鋼材中,含碳量越高,鋼的強度、硬度就越高,但塑性、韌性也會隨之降低;反之,含碳量越低,鋼的塑性、韌性越高,其強度、硬度也會隨之降低。

因此,含碳量的高低決定了鋼材的用途:低碳鋼(含碳量<0.25%),一般用作型材及沖壓材料;中碳鋼(含碳量<0.6%),一般用作機械零件;高碳鋼(含碳量>0.7%),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及模具等。

鋼中c的作用是什么意思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