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sph270c是什么(spc270e是什么材質)
今天給各位分享材質sph270c是什么的知識,其中也會對spc270e是什么材質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
SPH270C 的C代表什么

1.冷連軋碳素鋼板及鋼帶牌號:SPCC,SPCD,SPCE,SPCEN,JSC270C,JSC270D,JSC270E,JSC270F,JSC260G 2.冷連軋低碳鋼板及鋼帶牌號:DC01,DC03,DC04,DC05,DC06,ST12,ST13,ST14,ST15,ST16 3.沖壓用冷連軋鋼板及鋼帶:BLC,BLD,BUSD,BUFD,BSUFD,FeP01,FeP03,FeP04,FeP05,FeP06 4.冷連軋碳素結構鋼板:St37-2G,St44-3G,St52-3G 5.加磷高強度冷軋鋼板及鋼帶:B170P1,B210P1,B250P1,B180P2,B220P2,BP340,BP380 6.烘烤硬化高強度冷軋鋼板:B140H1,B180H1,B180H2,7.雙相高強度冷軋鋼板:B240/390DP,B280/440DP,B340/590DP,B400/780DP 8.汽車冷軋高強鋼:B340LA,B380LA,B420LA 9.汽車零部件用冷軋鋼板及鋼帶:B320LW,B360LW(汽車車輪鋼);B440QZ(汽車傳動軸用鋼);B350JL(轎車離合器用鋼);
二、熱鍍鋅鋼板產品牌號:
DC51D+Z (SGCC.), DC52D+Z(CSTYPEB),DC53D+Z (SCGA270D.) DC54D+Z(SCG270E), DC56D+Z, H220PD+Z, H260PD+Z, H300LAD+Z, H340LAD+Z, H380LAD+Z, H420LAD+Z, H180BD+Z, H220BD+Z, H260BD+Z, H180YD+Z , H220YD+Z , H260YD+Z, S220GD+Z, S250GD+Z, S280GD+Z, S320GD+Z, S350GD+Z, S550GD+Z,
DX51D+Z,DX52D+ZD,X53D+Z,DX54D+Z,DX56D+Z(沖壓用熱浸鍍鋅和家電面板鍍鋅)。
sphc是什么材質
SPHC代表的是的熱軋鋼板(它對應的冷軋板就是SPCC),相當于國標GB699(優質碳素結構鋼國家標準)中的10#、15#鋼的熱軋板,他們的含碳量范圍是0.1-0.15%左右;熱軋鋼板分為厚板(厚度大于4mm)和薄板(厚度為0.35~4mm)兩種;熱軋的終止溫度一般為800~900,之后一般在空氣中冷卻,因而熱軋狀態相當于正火處理。
擴展資料
用連鑄板坯或初軋板坯作原料,經步進式加熱爐加熱,高壓水除鱗后進入粗軋機,粗軋料經切頭、尾、再進入精軋機,實施計算機 控制軋制,終軋后即經過層流冷卻(計算機控制冷卻速率)和卷取機卷取、成為直發卷。直發卷的頭、尾往往呈舌狀及魚尾狀,厚度、 寬度精度較差,邊部常存在浪形、折邊、塔形等缺陷。其卷重較重、鋼卷內徑為760mm。
熱軋(英文:hotrolling)是相對于冷軋而言的,冷軋是在再結晶溫度以下進行的軋制,而熱軋就是在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的軋制。熱軋,是以板坯(主要為連鑄坯)為原料,經加熱后由粗軋機組及精軋機組制成帶鋼。
參考資料熱軋鋼板_百度百科
SPHC是什么材質?
SPHC-P,日本牌號,低碳熱軋鋼,酸洗板(冷成型用),國內寶鋼、馬鋼等廠家也生產;
主要用于五金鈑金;因為其延伸性能好;
主要成份:
C≤0.12
Si≤0.05
Mn≤0.50
P≤0.035
S≤0.035
Alt≥0.010
機械性能:抗拉強度不小于270MPa,伸長率根據厚度不小于27-31%;
相當于我國的
08鋼。
SPH270C-OD 什么材質
SPH270C-OD優質熱軋薄板為原料,經酸洗機組去除氧化層,切邊,精整后,表面質量和使用要求(主要是冷彎成型或沖壓性能)介于熱軋板和冷軋板之間的中間產品,是部分熱軋板和冷軋板理想的替代產品。
酸洗板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替代冷軋、替代熱軋、替代進口和替代小酸洗。其中替代進口和小酸洗實際上是已有的市場,市場有限也不可能完全替代。
而隨著汽車、機械、輕工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這市場競爭帶來的巨大的壓力,對產品成本和產品質量要求日益提高,酸洗板以其較高的性價比完全替代部分冷板和熱板,必將逐漸為用戶所認可。
擴展資料
產品特點
1、降成本,用酸洗板代替冷軋板,可以為企業節約成本。
2、表面質量好,與普通熱軋板相比,熱軋酸洗板去除了表面氧化鐵皮,提高了鋼材的表面質量,便于焊接、涂油和上漆。
3、尺寸精度高,平整后,可使板型發生一定變化,從而減少不平度的偏差。
4、提高了表面光潔度,增強了外觀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酸洗板
材質sph270c是什么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