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c邊框是什么材質(r17邊框是什么材質)

博主:adminadmin 2023-03-08 20:24:06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r1c邊框是什么材質的知識,其中也會對r17邊框是什么材質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oppor1c,小米四,外觀,性能,配置,你好。小米4采用...

今天給各位分享r1c邊框是什么材質的知識,其中也會對r17邊框是什么材質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

oppor1c,小米四,外觀,性能,配置,

r1c邊框是什么材質(r17邊框是什么材質)

你好。

小米4采用金屬邊框,采用奧氏體304不銹鋼,40道制程193道工序,加工過程長達32個小時!引入Edge Coating技術,首創玻璃邊緣保護涂層,邊框寬度僅67.5mm。5英寸不銹鋼金屬邊框的手機,僅重149克!

配置方面:

驍龍801處理器,3GB大內存,5英寸高色彩飽和度屏超窄邊,3080mAh電池,前置800萬、后置1300萬索尼相機,支持4G。

你也可以去小米論壇看下用戶的使用感受和心得。

售價:16G,1799元。64G 2499元。

『小米網』,購買地址mi.com/mi4

OPPO R1C的詳細參數。

您好,r1c參數如下

手機類型4G手機,3G手機,智能手機

屏幕

觸摸屏類型電容屏,多點觸控

主屏尺寸5英寸

主屏材質TFT材質(LTPS技術)

主屏分辨率1280x720像素

屏幕像素密度294ppi

窄邊框3.92mm

屏幕占比69.92%

網絡

網絡類型雙卡

4G網絡移動TD-LTE

3G網絡移動3G(TD-SCDMA),聯通2G/移動2G(GSM)

支持頻段2G:GSM 850/900/1800/1900

3G:TD-SCDMA 1900/2000

4G:TD-LTE 1900/2300/2570-2620/2555-2655MHz

WLAN功能單頻WIFI,IEEE 802.11 b/g/n

導航GPS導航,A-GPS技術

連接與共享無線AP,OTG,WLAN熱點,藍牙4.0

硬件

操作系統Color OS 2.0(基于Android OS 4.4)

核心數真八核

CPU型號64位高通 驍龍615(MSM8939)

CPU頻率1.5GHz

GPU型號高通 Adreno405

RAM容量2GB

ROM容量16GB

存儲卡MicroSD卡

擴展容量128GB

電池類型不可拆卸式電池

電池容量2420mAh

理論通話時間480分鐘

理論待機時間250小時

攝像頭

攝像頭內置

攝像頭類型雙攝像頭(前后)

后置攝像頭1300萬像素

前置攝像頭500萬像素

傳感器類型CMOS

閃光燈LED補光燈

光圈f/2.0

焦距/范圍10cm

視頻拍攝支持

拍照功能自動對焦,普通拍照,超清畫質,絢彩夜拍,慢速快門,專業模式,超級微距,極致美顏,雙重曝光

其他攝像頭參數PI2.0+特色拍照體驗

外觀

造型設計直板

機身顏色冰晶白色,寶石藍色

手機尺寸140.6x70.1x6.85mm

手機重量130g

操作類型觸控按鍵

感應器類型重力感應器,光線傳感器,距離傳感器,地磁傳感器,電子羅盤

SIM卡類型Micro SIM卡/Nano SIM卡

機身接口3.5mm耳機接口,Micro USB v2.0數據接口

其他外觀參數鉆石雙鏡面外觀,Pixel Eyes高清顯示

服務與支持

音頻支持支持MIDI/MP3/AAC/APE/AMR/WAV/OGG/FLAC/WMA等格式

視頻支持支持3GP/MP4/AVI/WMV/RMVB/MKV/MOV/ASF/RM/FLV等格式

圖片支持支持JPEG/PNG/GIF/BMP等格式

多媒體技術計算器,電子詞典,備忘錄,日程表,電子書,鬧鐘,日歷,手電筒,錄音機,情景模式,主題模式,地圖軟件

常用功能來電防火墻,短信防火墻,辦公工具

商務功能淘寶,搜狐視頻,網易新聞,微信,百度地圖,百度搜索,大眾點評,軟件商店, 閱讀,游戲中心,同步,筆記

手機附件

包裝清單主機 x1

充電器 x1

數據線 x1

耳機 x1

SIM卡通針 x1

保護殼 x1

說明書 x1

保修卡 x1

保修信息

保修政策全國聯保,享受三包服務

質保時間1年

質保備注主機1年,電池6個月,充電器1年,有線耳機3個月

詳細內容自購機日起(以購機發票為準),如因質量問題或故障,憑廠商維修中心或特約維修點的質量檢測證明,享受7日內退貨,30日內換貨,30日以上在質保期內享受免費保修等三包服務

流光鉆面設計+拍照神機 OPPO R1C評測

【IT168 評測】2013年末,OPPO R1發布,作為一款主打設計的手機產品,該機采用了藍玻璃材質和超薄機身的設計。而時隔一年OPPO R1C發布,同樣主打造型設計,全新的鉆石流光鏡面+高通64處理器+PI2.0拍照引擎,整體參數看起來提升了一個大的臺階。今天,該機作客IT168評測室,真機體驗如何,我們看評測。

2000元價位,是手機相對比較扎堆的地方。其中包含了“2000元的各家性價比旗艦,也包含了上市一年左右的上代國際旗艦”而除了以上兩種,還有一個品類——主打特色功能的手機產品,同樣比較活躍。雖然這種產品一般不會如性價比神機那么“萬眾矚目”,但往往在主推的功能上冠絕同價位產品——譬如OPPO R系列。

"OPPO R1C

主要參數

操作系統

Android OS 4.4(Color OS)

網絡制式

移動TD-LTE

機身尺寸

140.6*70.1*6.85mm

機身重量

130g

屏幕

5.0英寸720P屏幕

攝像頭

1300萬像素后置+500萬像素廣角鏡頭

處理器

高通 驍龍615 64位 八核處理器

機身內存

RAM:2GB ROM:16GB

特色功能

鉆石流光設計+PI原畫引擎2.0

電池

2420mAh(可拆卸)

機身顏色

白色、藍色

上市價格

2499元

作為OPPO著眼拍照系列的升級之作,OPPO R1C此次依舊主打造型設計,但是比較上一代產品,整體的硬件提升卻很明顯。這其中,高通驍龍64位615處理器+2GB RAM的組合更是讓該機的性能表現突破了以前“特色功能手機硬件一般”的普遍情況。究竟產品表現如何,我們看完參數慢慢說。

▲機身整體線條簡約

整體硬件方面,OPPO R1C采用了5英寸Piexl Eyes的720P分辨率屏幕,采用驍龍64位615處理器,配備2GB RAM+16GB ROM的存儲組合,并支持最大128GB的存儲卡擴展;擁有2420mAh容量電池,機身三圍是140.670.16.85mm并支持TD-LTE移動4G。

▲原廠貼膜 揭下后幾乎不可見

OPPO R1C在整體的機身線條上和前作保持了一致,方正的流線造型,配合金屬邊框和特殊處理的雙面玻璃,著實有著別樣的設計美感。其中官方在出場的時候還為手機預備了一張貼膜,平整的貼合在屏幕上。諸位買到手機后按提示的方向直接揭下手機的覆膜,就能完成“貼膜”操作,方便了不少。

機身頂部依次排布了500萬像素的前置鏡頭和下凹的金屬網狀聽筒以及各種感應器,這也是不少廠商的標準設計方案。機身底部是鏡面底色的三顆觸控按鍵,在日間的顯示效果非常的出色。但是該機并沒有配備任何按鍵背光,所以在夜間的操控就比較考驗技術了

。好在三顆按鍵的排布比較穩定,誤操作的概率雖然存在但是不會太高。

▲機身三顆按鍵不存在背光

機身側面采用磨砂金屬材質作為過渡的主要元素,同時進行了倒角的金屬切割設計,側面的功能布局較為松散。左側是解鎖鍵,右側是一體式音量鍵,左右區分的設計可以在使用當中減少誤操作。同時為了減少機身的開孔,雖然該機支持TF卡擴展,但是插槽卻和SIM卡放置在了一起。

▲機身側面展示 全金屬造型

另外關于擴展卡槽,我們有必要再說兩句。雖然該機理論上支持雙卡雙待,同時還支持TF卡的擴展,但實際上雙卡雙待和TF卡擴展僅能實現期中的一個。畢竟機身上有且只有這么兩個卡位,當TF卡放入后,副SIM卡槽就被占據了,反之亦然。同時該機僅有主卡支持4G網絡,尺寸為Micro(中卡)卡規格。副卡尺寸為Nano(小卡),但是僅支持GSM網絡。

所以在這塊您還真不能按照“硬件參數”表想當然的理解。

▲主卡Micro規格 副卡Nano卡

▲副卡插入后TF卡槽被占用

機身的頂部和底部就是比較考究工藝的地方了,可以看到為了減少金屬材質對信號的干擾,OPPO R1C在一整條金屬邊框進行了多次隔斷,預留出了上下三個信號溢出口,耳機接口也做了塑料包邊進行信號隔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R1C采用了底部雙揚聲器設計,密集的開孔更是對工藝提出了不小的要求。而數次CNC切割,則是繁復設計背后的依托。

▲對稱設計 大量細密開孔

雙面對稱造型,這一設計理念其實已經在智能手機上沿用了多年。但翻到R1C的背面,你依舊能被一下子驚艷到,這就是我們文章題目中所提到鉆石流光鏡面設計了。此次R1C在普通的鏡面效果下重新進行了0.45mm的鉆石效果細線的壓制,所以最終達到了如今在日光下流光閃爍的類鉆石效果。

▲鏡頭玻璃-手機后殼 沒有做突出性防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次OPPO R1C的鏡頭部分并沒有做單獨的“防護處理”,鏡頭被一整塊后殼玻璃覆蓋。這一設計雖然加強了背部的整體性,但是時間長了鏡頭玻璃被劃到的幾率無疑就增加了。另外該機目前擁有藍、白兩種配色可選,但是藍色版本背面卻是不折不扣的指紋收集器,建議還是購買白色的比較好。

▲機身背面鉆石流光效果 但是黑色易沾染指紋

此次R1C的屏幕尺寸為5英寸,機身厚度為6.85mm,按照書面數據看單手的操控體驗應該不錯。事實上該機日常單手使用也沒有什么壓力,但機身中框部分略微高于后殼平面,在實際操作中,會有一種淡淡的異物感。同時機身背板平整不著力,手掌的壓力也大部分集中在了突起的這一圈的側邊部分,所以久用隔手的感覺也會慢慢凸現出來。

屏幕方面,此次OPPO R1C采用了JDI的Pixel Eyes技術屏幕,5英寸720P,屏幕PPI達到了294。應該說除了“JDI的Pixel Eyes”聽起來頗為高大上以外,其余的部分并沒有什么驚喜。

甚至 不少用戶可能還會冒出“屏幕細節是不是不夠細膩”的疑問。那么究竟這塊聽起來高大上屏幕好用不好用,我們測過再說。

▲顯示層幾乎“浮在”屏幕上

先來說下Pixel Eyes,該技術源于索尼。歸屬于蘋果推崇備至incell的一種,通過將液晶層嵌入觸控的方式來降低了屏幕本身的厚度。而這樣一來,可以降低手機屏幕固有的厚度,還能夠減少強光下的發光,讓視覺更通透;另外這一技術還能夠起到降低畫面信噪比的作用

。應該說算得上是追求極致視覺體驗的屏幕技術了。

當然視覺效果是一方面,但是屏幕的分辨率則依舊是影響視覺最直觀的一個方面。所以關于OPPO R1C的299PPI,我們不多解釋,直接上翻拍樣張。通過樣張百分百的放大對比后,不難發覺在樣張放大100%后,OPPO R1C的像素點更明顯。

但如果從日常使用的第一觀感來說,事實上這塊屏幕的細膩度還是可以的,在大于十厘米以上的視距時,很難感覺到屏幕的像素點

。不過在1080P和這塊手機在不放的情況下進行分對照,

你確實能感覺到,前者似乎更為細膩,但是究竟相差的有多大,這種直觀的差距已經很小了。

▲左側為R1C 相同屏幕亮度強光下的顯示更清晰

左側為R1C 相同屏幕亮度強光下的顯示更清晰

其實作為incell家族的另一大延伸,Pixel Eyes的技術優勢還是在于可視角度和強光下的亮度

。畢竟屏幕上少了一層觸控層,貼合更緊密,各角度下的反光也更少,這一點從樣張上也能有所體會。

▲45度斜下視角 左側R1C色彩更為準確

▲45度斜上視角 左側R1C出現了偏白的現象

所以在屏幕這一部分,

OPPO R1C雖然采用了720P屏幕,但是運用在5寸的設備上顯示效果還是很細膩的,同時較低的分辨率也降低了對性能的要求和電量的消耗。而最新的Piexl Eyes技術,則提供了極為優秀的色彩顯示。整塊屏幕數據不算高大上,但是顯示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隨著智能手機競爭的日漸激烈,各種手機系統的體驗也逐漸水漲船高。畢竟作為手機的第二門面,界面的視覺效果和功能體驗,才是留住用戶的關鍵。在這方面,Color OS看起來很清新,用起來功能很全面。但是不得不說,對比MIUI和Flyme,在整合生態圈和各種資源的體驗上還是有著一些差距的。

當然,界面是否清新這種事,我們說了不算,所以最終就直接傳圖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一片“扁平化”的大潮中,Color OS依舊是3D擬物風格。利用重繪的大量第三方圖標和毛玻璃效果讓視覺效果達到了一個不錯的水平,確實是下了些心思。

下拉通知菜單和設置菜單,算得上的是操作最多并且比較考驗操作邏輯的地方了。選項太少功能未免單一,多了又繁瑣。所以Color OS重新調整了菜單功能的排布,三個菜單下邏輯清晰。另外下拉通知菜單還有大量的快捷按鍵。

另外需要說的則是網絡應用和特色功能了,僅從實際的體驗來看,oppo內置的功能還是相當全面的。手電筒/云筆記/備份清理/安全中心一個也不少,作為一款手機系統非常夠用,基本上常見功能是不用下載第三方應用的。

而在網絡應用方面,Color OS僅僅整合了音樂平臺,視頻播放平臺的和閱讀軟件并沒有集成在系統內。同時對比僅有的整合網絡資源和界面,相比較MIUI和Flyme仍舊有著不小的差距。

所以綜上所述,Color OS其實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好用了,如果說硬要說是差距的話,那么在資源的整合上依舊慢了半拍。當然了,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這點差異其實影響并不是很大。

雖然目前看來該機“外觀再次提升”,“顯示效果良好”,但是作為一款主打拍照和美型的產品,硬件才是最容易暴露短板的地方。畢竟不少品牌雖然打著“拍照神機”的幌子,卻在性能上大大縮水。而此次OPPO R1C搭載驍龍615+2GB RAM的組合,雖然算不上頂配,但是作為一款高通中端定位的產品,性能至少不會成為短板。

驍龍615是高通首款8核心處理器,將8顆Cortex-A53核心,分為兩個四核心簇,每組單個核心的主頻分別為1.7 GHz和1.0GHz,GPU部分則集成了Adreno 405,雖然相比較目前高通主流旗艦的Adreno 450仍舊差距頗大,但是對比時下的一眾64位中低端芯片,較高的總線帶寬、更高的像素填充,令其在實際的表現中更為穩定出色。

▲三款64位芯片參數一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作為在今年下半段大放異彩的架構,Cortex-A53最大的自身特性其實是節能。雖然跑分數據不見得是最優秀的,但是同電壓下的運算效率卻更高,也就是俗稱的能耗比更為優秀

。另外

八核的合理利用可以更好分配電量,性能全開下的運算表現也不錯。

所以雖然機身留給電池的空間不大,但是OPPO R1C卻可以在這一電量下流暢運行。

▲高通615自身最大的優勢其實是能耗比

具體到跑分,我們選用了安兔兔、GFXBench

測試以及測試數據詳細的3D Mark作為參考。其中安兔兔是綜合的基準測試、

GFXBench

測試是比較知名的綜合圖形處理軟件

、3D Mark大量的測試場景則能為我們做更新充分的說明補充。

▲實際性能已經非常可觀

在安兔兔評測(v5.5)測試中,驍龍615測試設備總分為32238分,相比較此前32位的驍龍600有著不小的提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目前的系統還是基于Android 4.4.4,并不能對64位芯片處理有良好的支持。所以性能全部發揮,還要等系統更新以后再說了。

▲3DMark測試分數

而在GPU方面,驍龍615配備了Adreno 405圖形處理器,支持OpenGL ES 3.0。在3DMark的三組測試中,驍龍615均屬于分數較高的一類;而在GFXBench測試中,驍龍615個更是全面領先,在圖形處理上的能力可見一斑。

▲GFXBench相關數據

綜上所述,OPPO R1C在硬件性能這一塊的表現雖然肯定和性價比旗艦有著一定的差距,

但是日常操作體驗卻不會有太大差距

。主流偏上的硬件表現也讓美型拍照機走出了該定位產品“性能堪憂的”的尷尬局面,在同一定位的手機中,

OPPO R1C還是極其值得入手的。

不同的手機廠商,其實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強項。基于這一原因,OPPO R1C作為拍照手機出現,其實一點也不意外。畢竟有著原畫引擎和多年嘗試,OPPO在拍照領域也算是獨樹一幟。而此次PI原畫引擎升級2.0版本,配合1300萬像素索尼IMX214主鏡頭

,拍照體驗再次升級。

▲每個功能的操作都清晰獨立

先從操作方面講,此次雖然原畫引擎依舊提供了諸如先拍照后對焦、炫彩夜拍、慢速快門、極致美顏、專業模式等特別全面的拍照功能,但是在使用的時候卻并不感覺到混亂。因為OPPO選擇了將每個獨立的功能“應用化”,您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來下載安裝不同的功能

,還能夠手動調節不同工能的位置。

▲普通樣張(點擊圖片看大圖)

拋開諸多趣味功能,我們再來說說這款手機最大賣點——高清畫質,利用這一功能我們可以拍攝6400萬像素的大畫幅照片。通過這一組弱光樣片對比,不難發現無論是整體亮度還是畫面細節,6400萬像素的表現都有所提升,尤其是噪點的抑制極其明顯。

▲高清畫質樣張(點擊圖片看大圖)

原理上,高清畫質選擇了快速拍攝多張照片,并且在保留RAW(相比JPG直出,RAW保留了每張照片更多的信息,方便后期處理)格式的情況下,進行合成

。將同感光元件下的多次記錄合成,最終達到了提升畫質的效果。

由此,該模式適合進行日間、夜景、靜態的多種場合拍攝,照片質量也很明顯的大幅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該模式由于像素較高,單張照片4MB左右的大小,比較考驗內存,同時拍照合成的時間需要等待3秒左右,所以一般運動抓拍的時候就不太適合這一模式了。

右側為開啟38級美顏效果 左側為100級美顏

針對自拍,此次OPPO R1C也延續了此前的風格,100級美顏效果+實時濾鏡,整體風格還是偏向實用。

另外日間拍照盡量美顏只開到40級左右,這樣比較自然;同時夜間噪點多的情況下可以選一些色彩濃郁的濾鏡。

除了特色功能和自拍,日常操作下運用最多的當然還是“普通拍照”。輕輕一點的“傻瓜式拍照”也是對手機場景識別、后期ISP調教考研最大的地方。所以接下來,我們直接看樣張。

▲點擊圖片看大圖

▲點擊圖片看大圖

在室外日間樣張方面,OPPO R1C的整體表現不錯。

雖然北京天氣一片朦朧感,但是畫面中的天空還是比較通透的,同時畫面的色彩過渡也很細膩。

不過從第一張照片來看,畫面亮度過高,局部過曝的情況還是偶有出現的。

▲點擊圖片看大圖

▲點擊圖片看大圖

▲點擊圖片看大圖

而在微距拍照環節,得益于F2.0的大光圈,最終樣張的背景虛化也很不錯。焦內畫面銳利,焦外的虛化處理也比較自然。不過可能是光線原因,該組照片同樣出現了局部的過曝現象。

▲點擊圖片看大圖

▲點擊圖片看大圖

▲點擊圖片看大圖

最后是弱光拍攝,客觀的說,在大部分手機的軟肋夜景拍照上,OPPO R1C的表現非常搶眼,其中無論是暗部的噪點控制,還是高光下眩光的抑制都比較不錯。

"評測總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表現均衡自然是常見“熱門手機”的強項,但是這樣沒有個性的選擇卻不見得適合所有的人。

在提升讓整體硬件的同時,OPPO R1C選擇了外形和拍照這兩塊作為突破點,很顯然是對準了女性用戶的市場。同時回歸到產品本身,OPPO R1C的流光鉆面設計足夠吸引眼球,高清畫質領頭的原畫引擎2.0帶來的拍照體驗也很不錯;如果再算上該機中高端的硬件性能表現和不錯的顯示效果,該機對于女性用戶來說還是非常適合。

oppo r1 r1c r1s 的區別

OPPO R1 R1C和R1S的區別:

一OPPO R1S介紹:

1、作為R1的升級版,OPPO R1S也延續了前者簡約時尚的風格,無論線條還是弧度的處理都顯得非常自然,前后仍為雙康寧大猩猩玻璃設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R1S增加了寶石藍配色,更好詮釋了流光鏡面的特色。該機厚度僅為7.1mm,正面配備一塊5.0英寸IPS屏幕,分辨率為1280720像素。

2、除了配色之外,OPPO R1S最大的變化就是支持中國移動TD-LTE網絡,五模十頻,隨意切換3G、4G。配置方面,OPPO R1S搭載了一顆主頻為1.6GHz的高通四核處理器,輔以16GB ROM+1GB RAM的內存組合。

3、OPPO R1S另一大變化是將后置攝像頭提升為1300萬像素,并采用與OPPO Find 7相同的索尼堆棧式感光元件IMX214,單個像素面積為1.12um1.12um,靈敏度高、感光性能好,搭配6P球面鏡頭、F/2.0超大光圈,進光量更大、解析力更強,成像畫質清晰細膩。此外,OPPOR1S還支持長達32秒的長曝光功能,拍下絢麗的光影變幻瞬間。

二、OPPO R1C:

1、從硬件配置上來看,OPPO R1C擁有一塊5英寸720P的顯示屏幕,搭載1.5GHz高通驍龍615八核64位處理器,內置2GB RAM和16GB ROM,并支持最大128GB的存儲擴展。同時,OPPO R1C還配有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拍照鏡頭搭配,前置500萬像素,后置1300萬像素。此外,OPPO R1C還配有一塊2420mAh的電池。

2、這款手機最大的亮點就在于它的機身設計了。OPPO R1C采用厚度僅為6.85mm的機身,并使用了寶石藍3D鉆石流光玻璃鏡面材質。同時,支持4G LTE網絡,擁有移動/聯通/電信三大版本,支持雙卡雙待。

三、OPPO R1

1、OPPO R1是OPPO最新推出的全新一代智能手機,是國內首款采用藍玻璃濾光片的手機,前置500W像素攝像頭,獨特搭配定制夜拍專業軟件,更利于暗光中自拍,采用5英寸屏幕,屏幕分辨率為1280720,配備Sony 800W像素背照式傳感器,感光面積高達1/3.2英寸。

2、5P球面鏡頭、F2.0超大光圈,搭載OPPO獨有的PI原畫引擎系統,新增夜拍降噪算法,有效清除噪點數量,進一步優化夜晚拍照效,有夜拍神器之稱。

oppor1c外殼是什么材質

您好,R1C采用的是鉆石流光鏡面后殼,看起來非常漂亮呢。

若您還有其他的問題咨詢,您可以進入OPPO企業平臺向客服咨詢提問喔!

關于r1c邊框是什么材質和r17邊框是什么材質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