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固定相它是什么材料(C18材料)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C18固定相它是什么材料,以及C18材料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C18鍵合固定相的制備與性能特點
制備:用表面活化,帶有羥基的硅膠顆粒與18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反應。分為氣相法和液相法。
性能:C18是一種性能優越的非極性柱,幾乎完全惰性,因為碳鏈隔離開了硅膠與流動相,不會造成因為硅膠的酸性而引起的色譜峰展寬。另外,由于C18是靠共價鍵結合的,所以耐溶劑性能很好。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的固定相是什么,流動相有什么什么?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的固定相是非極性溶劑,常見的固定相是十八烷基鍵合硅膠,流動相是極性溶劑,常見的流動相是甲醇,乙腈。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是由非極性固定相和極性流動相所組成的液相色譜體系,它正好與由極性固定相和弱極性流動相所組成的液相色譜體系(正相色譜)相反。
RP-HPLC的典型的固定相是十八烷基鍵合硅膠,典型的流動相是甲醇和乙腈。RP-HPLC是當今液相色譜的最主要的分離模式,幾乎可用于所有能溶于極性或弱極性溶劑中的有機物的分離。 反相色譜法適于分離非極性、極性或離子型化合物,大部分的分析任務皆由反相色譜法完成。
擴展資料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的原理:
在反相鍵合相色譜法中使用的是非極性鍵合固定相。它是將全多孔(或薄殼)微粒硅膠載體,經酸活化處理后與含輕基鏈(c4、C8、C18)或苯基的硅烷化試劑反應,生成表面具有烷基或苯基的非極性固定相。如共價結合到載體上的直鏈碳氫化合物正辛基等。
關于反相色譜的分離機理,吸附色譜的作用機制認為溶質在固定相上的保留主要是疏水作用,在高效液相色譜中又被稱為疏溶劑作用。根據疏溶劑理論,當溶質分子進入極性流動相后,即占據流動相中相應的空間,而排擠一部分溶劑分子。
當溶質分子被流動相推動與固定相接觸時,溶質分子的非極性部分或非極性因子會將非極性固定相上附著的溶劑膜排擠開,而直接與非極性固定相上的烷基官能團相結合(吸附)形成締合絡合物,構成單分子吸附層。
這種疏溶劑的吸附作用是可逆的,當流動相極性減少時,這種疏溶劑斥力下降,會發生解締,并將溶質分子解放而被洗脫下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反相高效液相色譜
c18是什么晶體
C18是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silyl,ODS)鍵合相的簡稱,比如常規C18硅膠(L1),就是通過化學反應的方式讓硅膠表面的硅羥基與十八烷基二甲基氯硅烷反應,接上含有C18功能基團的功能基團。
由于C18功能基團是18個C原子的飽和脂肪鏈,所以在反相色譜流動相體系中具有很強的疏水性,因此疏水性樣品在色譜過程中容易與C18功能基團相互作用產生色譜保留,保留強弱與其疏水性正相關,因此同類物質,疏水性越強,在反相色譜上的保留越強,越難被洗脫,體現為洗脫峰保留時間越長。
C18和C8色譜柱的區別
一、填充材料不同
1、C18色譜柱:鍵合到硅膠上的烷烴是18個碳,填充的是C18。
2、C8色譜柱:鍵合到硅膠上的烷烴是8個碳,填充的是C8。
二、極性不同
1、C18色譜柱:C18在極性較弱的一側。
2、C8色譜柱:C8在弱極性較強的一側。
三、作用不同
1、C18色譜柱:適合分析弱極性物質里極性更弱的物質。分子量較小的物質,經常用C18來進行分析和分離。
2、C8色譜柱:分析弱極性物質里極性稍強的一類物質。由于C18比C8的碳鏈更長,因此帶來更好的保留特性。因此C8就更適合分析大分子類的物質,比如一些球蛋白等,都用C8和緩沖鹽洗脫劑來配合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色譜柱
請問“ODS柱”與“C18柱”有什么不同?
1)認為,C18是連接了18烷基碳鏈的反相固定相的總稱.ODS 是以硅膠為基質鍵合的C18填料,而C18還包括其他基質的填料,比如高聚物小球為基質,氧化鋁為基質,氧化鋯為基質等鍵合C18鏈形成的反相固定相,這些可以稱為"C18",但是不是ODS.
2)RP-18也是C18中的一種,不同的公司對C18填料有不同的商業名稱,本質應該都是一樣的.Merck公司的填料喜歡叫RP-18. 比如Merck 的LiChrospher RP-18, Superspher RP-18,Purospher RP-18. 因此,我認為說"RP-18"是改進型的不妥當.Merck的改進表現在前邊的名字上,比如LiCHrospher, Superspher, Purospher表現的是不同的性能.
關于C18固定相它是什么材料和C18材料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