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處理對馬氏體不銹鋼組織和硬度的影響(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
今天給各位分享冷處理對馬氏體不銹鋼組織和硬度的影響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冷處理對馬氏體不銹鋼組織和硬度的影響
將傳統馬氏體不銹鋼9Cr18Mo和新型含氮馬氏體不銹鋼SV30鋼進行1050℃淬火、-80℃低溫冷處理和180℃回火。
對比不同熱處理狀態下兩種鋼的硬度,用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分析了顯微組織及相組成。
采用原位納米力學測試系統Triboindenter測試了SV30鋼中馬氏體、殘留奧氏體的納米硬度。
結果表明:SV30鋼淬火后硬度僅為39.8HRC,殘留奧氏體含量高達67%;經冷處理后SV30鋼殘留奧氏體含量略微降低,但硬度顯著提高至58HRC。
與冷處理促進傳統馬氏體不銹鋼9Cr18Mo殘留奧氏體繼續轉變導致硬度提高不同,冷處理促進了SV30鋼中馬氏體相內部的彌散析出強化,而大幅度提高了硬度。
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
馬氏體不銹鋼如1Cr13、2Cr13等,在熱處理后具有很好的力學性能,主要應用于受沖擊載荷零件和在常溫下盛。
問:什么是馬氏體不銹鋼?
答:馬氏體不銹鋼本質上是鉻和足夠碳含量的合金,在硬化后轉變為馬氏體,一種扭曲的體心立方晶體結構。
它們是磁性的,其配方能夠很好地響應熱處理。
與非不銹鋼硬化鋼類似,可達到的最大硬度和強度與合金中的碳含量成正比。
然而,合金中存在的鉻允許通過奧氏體化和空氣淬火(空氣硬化)在除最厚部分外的所有部分達到最大硬度。
在溫和大氣環境中的耐腐蝕性極佳;比低碳鋼好很多倍;然而,在惡劣環境中,普通馬氏體不銹鋼并不像316L等高合金奧氏體不銹鋼那樣無腐蝕。
當應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拉強度、蠕變和疲勞強度性能,以及高達約1200F的中等耐腐蝕性和耐熱性時,指定使用馬氏體不銹鋼。
該等級的典型(歷史)用途包括刀具、渦輪發動機、石化設備、外科和牙科器械、剪刀、閥門、齒輪、凸輪和滾珠軸承。
根據碳含量,馬氏體合金的抗拉強度可接近300ksi(2000Mpa)。
最常見的410型可在淬火狀態下硬化至約200ksi(1400Mpa)。
然而,回火操作通常用于增加延展性和降低脆性。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冷處理對馬氏體不銹鋼組織和硬度的影響的介紹了,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