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PH13-8MO馬氏體不銹)

博主:adminadmin 2023-01-10 16:48:01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的知識,其中也會對PH13-8MO馬氏體不銹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本文導讀目錄:1、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2、PH13-8MO馬氏體不銹3、304不銹鋼拉伸變形過程中的馬氏體相變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珠光體、馬...

今天給各位分享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的知識,其中也會對PH13-8MO馬氏體不銹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PH13-8MO馬氏體不銹)

1、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

2、PH13-8MO馬氏體不銹

3、304不銹鋼拉伸變形過程中的馬氏體相變

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

  《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2頁珍藏版)請在人人文庫網上搜索。

  1、珠光體組織形態:主要為片狀珠光體,即是由一片鐵素體和一片滲碳體交替堆疊而成。

  一個原奧氏體晶粒內部往往有多個“珠光體團”,同一“珠光體團”內片層取向基本相同。

  在珠光體形成的溫度區間內,過冷度越大,則珠光體片層間距越小。

  馬氏體組織形態:主要分為板條狀馬氏體和片狀馬氏體。

  (1)板條狀馬氏體顯微組織可用圖4-13描述從大到小分為原奧氏體晶粒、馬氏體板條束、馬氏體板條塊、馬氏體板條、亞結構(高密度位錯)。

  (2)片狀馬氏體顯微組織如圖4-17其空間形態呈雙凸透鏡片狀,顯微組織特征為片間不相互平行,其亞結構主要為孿晶。

  2、晶粒大小,片間不相互平行,且片中有明顯的中脊。

  貝氏體組織形態:主要分為上貝氏體和下貝氏體。

  (1)上貝氏體為成簇分布的條狀鐵素體和夾于條間的斷續條狀或桿狀滲碳體的混合物。

  (2)下貝氏體呈暗黑色針狀或片狀,而且各個針狀物之間都有一定的交角,在鐵素體片內部有規律的分布著不連續的細片狀或粒狀碳化物,而在鐵素體片邊界上也可能有少量的滲碳體形成。

  珠光體晶體結構:其是由體心立方結構的鐵素體和復雜單斜結構的滲碳體組成。

  馬氏體晶體結構:馬氏體中鐵原子本來以體心立方結構排列,加入碳原子后其轉變為體心四方結構,且晶體常數隨碳原子含量的改變而改變。

  貝氏體晶體結構:由體心立方的鐵素體和復雜晶體結構的滲碳體組成。

PH13-8MO馬氏體不銹

  主要用于飛機零件,但近年來也用于汽輪機等。

  PH13-8MOC磷硅你鋁錳小號鉻莫成分價值0.050.0100.107.5-8.50.90-1.350.100.00812.25-13.252.0-2.50.01。

  0.2%屈服強度:1413N/mm2以上伸長率。

  10%以上硬度:HRC43H1025抗拉強度1275N/mm2以上0.2%屈服強度1206N/mm2以上伸長率:11%以上拉伸:50%以上硬度:HRC41H1050抗拉強度:1206N/mm2以上0.2%屈服強度:1137N/mm2以上:12%以上拉伸:50%以上硬度HRC40H1100抗拉強度:1034N/mm2以上0.2%屈服強度:931N/mm2以上伸長率:14%拉伸:50%以上硬度:HRC34H1150抗拉強度:931N/mm2以上0.2%耐應力:620N/mm2以上伸長率:14%以上孔徑:50%以上。

304不銹鋼拉伸變形過程中的馬氏體相變

  摘要:通過單向拉伸實驗,研究了304不銹鋼在不同應變量及不同應變速率下的馬氏體含量與力學性能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在室溫下,當應變速率為310-3s-1時,該材料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分別為220及1260MPa,延伸率為57%,變形后樣品中的馬氏體體積分數為55%;當應變速率增加到310-1s-1時,雖然該材料的屈服強度增至370MPa,但是抗拉強度下降至1000MPa,延伸率則下降至42%,變形后樣品中的馬氏體體積分數下降至21%.上述結果說明,該304不銹鋼的塑性變形能力與其中的馬氏體體積分數密切相關,應變誘導馬氏體相變是該鋼種的主要變形機制。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珠光體、馬氏體和貝氏體的比較的介紹了,PH13-8MO馬氏體不銹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