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鋼的牌號(常用工具鋼的牌號是什么)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常用工具鋼的牌號,以及常用工具鋼的牌號是什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典型合金工具鋼的牌號
T2、 合金工具鋼(包括冷作、熱作模具鋼,合金塑料模具鋼,無磁模具鋼等)
T3、合金工具鋼(包括量具刃具鋼)
T4、 合金工具鋼(包括耐沖擊工具鋼、合金釬具鋼等)
工具哪種鋼好
碳素工具鋼: 從T7到T13,后面帶A的表示優質。都可用來做刀具,70年以前刀具的主要用材也就是這些玩意了。這些玩意對工藝的要求相對高些,因為其脆,淬透性差,生銹,容易退火,不能高速切削。但現在的剃刀、銼刀、推子、剪刀等便宜點的工具,仍然多用這類材料制造。 高速工具鋼: 常見的有W18Gr4V、W9Gr4V2、W6Mo5Gr4V2、W9Mo3Gr4V 這幾種原材料在鹽浴爐或箱式爐中加熱到1200~1275℃后油冷,用540~570的溫度回火,硬度HRC不小于63。 高速鋼廣泛用在工業領域里,也是自己沒有熱處理能力的人制刀的主要材料來源。我小時侯常用2.5毫米厚的高速鋼鋸片磨刀,現在2.5毫米鋸片少了,多是1.8毫米厚的。我在朝天宮攤子街舊貨攤上還能看到這鋸片賣(10元一根),但安裝把手你通常要動點腦筋,我過去用環氧樹脂,現在有電火花打孔了,要容易些。 這種材料含碳量大于等于1%,因此不在首位標注含碳量。常見的幾種國產高速鋼牌號如下: 硬度能淬火到HRC=66的有W7Mo4Cr4V2Co5和 W2Mo9Cr4Vco8兩種國產工具材料紅硬性好,沒有摩擦軟化的問題。 但做刀具綜合性能最好的國產材料,目前還是9Cr18MoV(對應于美國的440B,日本的SUS440B,德國的X90GrMoV18和法國的Z6CND17.12)。
工具鋼的種類?
根據化學成份不同,常將工具鋼分為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鋼(實質上是高合金工具鋼)三大類。按鋼的用途,則可分為刃具鋼、模具鋼、量具鋼三大類。
1、碳素工具鋼:碳素工具鋼的碳質量分數較高,在0.65-1.35%之間,按其組織屬于亞共析、共析或過共析鋼。碳素工具鋼熱處理后表面可得到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有較好的韌性;退火硬度低(不大于HB207),加工性能良好。但其紅硬性差,當工作溫度達250℃時,鋼的硬度和耐磨性急劇下降,硬度下降到HRC60以下、這類鋼的淬透性低。較大的工具不能淬透(水中淬透直徑為15mm),水淬時表面淬硬層與中心部位硬度相差很大。使工具在淬火時易產生變形。或形成裂紋此外,其淬火溫度范圍窄,在淬火時應嚴格控制溫度。防止過熱、脫碳和變形。
2、T7、T7A亞共析鋼:具有較好的塑性、韌性和強度,以及一定的硬度,能承受震動和沖擊負荷,但切削能力差。用于制造承受沖擊負荷不大,且要求具有適當硬度和耐磨性,及較好的韌性的工具,如鍛模、鑿子、錘、沖頭、金屬剪切刀、擴孔鉆、鋼印、木工工具、風動工具、機床頂尖、鉗工工具、鉆鑿工具、較鈍的外科醫療用具等。
3、T8、T8A共析鋼:淬火加熱時容易過熱,變形也大,塑性和強度比較低,不宜制造承受較大沖擊的工具,但經熱處理后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用于制造切削刃口在工作時不變熱的工具,如木工工具、風動工具、鉗工工具、簡單模具、鉚釘沖模、中心孔銃和沖模、切削鋼材用工具、軸承、刀具、鋁錫合金壓鑄板和型芯,以及各類彈簧等。
4、T8Mn、T8MnA共析鋼:具有較高的淬透性和硬度,但塑性和強度較低。用于制造斷面較大的木工工具、手鋸鋸條、刻印工具、鉚釘沖模、發條、帶鋸鋸條、圓盤鋸片、煤礦用鑿、石工用鑿等。
5、T9、T9A過共析鋼:具有較高的硬度,但塑性和強度較低。用于制造要求較高硬度且有一定韌性的各種工具,如刻印工具、鉚釘沖模、壓床模、沖頭、木工工具、農機切割零件、鑿巖工具和鑄模的分流釘等。
6、T10、T10A過共析鋼:晶粒細,在淬火加熱時(溫度達800℃)不致過熱,仍能保持細品粒組織;淬火后鋼中有未溶的過剩碳化物,所以具有比T8、T8A鋼更高的耐磨性,但韌性較低。
用于制造切削刃口在工作時不變熱的工具,不承受沖擊負荷而具有鋒利刃口和少許韌性的工具,如加工木材用工具、手用橫鋸、手用細木工具、機用細木工具、麻花鉆、拉絲模、沖模、冷鐓模、螺絲錐、擴孔刀具、搓絲板、車刀、刨刀、銑刀、貨幣壓模、小尺寸斷面均勻的冷切邊及沖孔模、低精度形狀簡單的卡板、鉗工刮刀、硬巖石鉆子、制鉚釘和釘子用工具、螺絲刀、銼刀、刻紋用鑿子、切紙和煙葉用刀具等。
7、T11、T11A過共析鋼:具有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如硬度、耐磨性和韌性等),晶粒更細,在加熱時對晶粒長大和形成碳化物網的敏感性小。用于制造在工作時切削刃口不變熱的工具,如鋸、鏨刀、絲錐、銼刀、刮刀、發條、儀規、擴孔鉆、板牙、切煙葉用刀具、尺寸不大和斷面無急劇變化的冷沖模及木工刀具等。T12、T12A過共析鋼。由于碳含量高。淬火后仍有較多的過剩碳化物,所以硬度和耐磨性高,但韌性低,且淬火變形大。不適于制造切削速度高和受沖擊負荷的工具。用于制造不受沖擊負荷,切削速度不高,切削刃口不變熱的工具,如車刀、銑刀、鉆頭、鉸刀、擴孔鉆、絲錐、板牙、刮刀、量規、刀片、小型沖頭、鋼銼、鋸、發條、切煙葉用刀具,及斷面尺寸小的冷切邊模和沖口模等。
用于制造不受沖擊負荷,但要求極高硬度的金屬切削工具,如剃刀、刮刀、拉絲工具、銼刀、刻紋用工具、鉆子,以及堅硬巖石加工用工具和雕刻用工具等。
1、刃具用鋼的典型牌號有哪些?熱處理工藝及力學性能如何?(1)、絲錐、圓板牙
刃具鋼的分類:
一、碳素刃具鋼
常用的碳素刃具鋼有T7A、T8A、T10A、T12A等,其碳含量通常在wc0.65%-1.3%范圍內。因其生產成本低,冷、熱加工工藝性能好,熱處理工藝(淬火+低溫回火)簡單,熱處理后有相當高的硬度(58-64HRC),切削熱不大(
200℃)時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因此在生產上獲得廣泛應用。對于側重于要求韌性的工具如鏨子、鑿子、沖子等多采用T7、T8(A)鋼;側重要求硬度和耐磨性的工具如銼刀、刨刀多采用T12(A)、T13(A)鋼;要求較高硬度和一定韌性的工具如小鉆頭、絲錐、低速車刀等多采用T9~T11(A)鋼等。碳素刃具鋼的缺點是淬透性低、回火穩定性小,紅硬性差。因此,碳素刃具鋼只能用于制造手用工具、低速及小走刀量的機用刀具。碳素刃具鋼淬火時需用水冷,形狀復雜的工具易于淬火變形,開裂危險性大等。當對刃具性能要求較高時,就必須采用合金刃具鋼。
二、低合金刃具鋼
為克服碳素刃具鋼的缺點,在此基礎上加入適量的合金元素(w(Me)
5%)Cr、Mn、Si、W、V等,形成的合金工具鋼即稱為低合金刃具鋼。該鋼種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化學成分特點
1、高碳量(w(C)=0.75%~1.5%)。形成適量碳化物,同時保證鋼淬火回火后獲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2、合金化原則。Cr、W、Mo、V等較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鋼中形成合金滲碳體和特殊碳化物,用以提高鋼的硬度和耐磨性,并可細化晶粒,提高強度;合金元素Cr、Mn、Si等則主要是提高鋼的淬透性,強化鐵素體。
第二:熱變形加工及熱處理特點
1、鍛造或軋制。應反復進行鍛造或軋制,以破碎碳化物網,并使碳化物細小、均勻分布于基體之中。
2、預先熱處理。球化退火,所得組織為粒狀珠光體。
3、最終熱處理。淬火加低溫回火。其熱處理后顯微組織為粒狀(碳化物+回火馬氏體+殘余奧氏體)。低合金刃具鋼的熱處理過程基本與碳素刃具鋼相同,所不同的是低合金刃具鋼大部分采用油淬,工件淬火變形小,淬裂傾向低。
常用的低合金刃具鋼為9SiCr,該鋼淬透性很高,40~50mm的工具可在油中淬透,淬、回火后的硬度在60HRC以上。和碳素刃具鋼相比,在相同的回火硬度下,9SiCr的回火溫度可提高100℃以上,故切削壽命提高10%-30%。此外,9SiCr鋼的滲碳體分布較均勻,可用于制造板牙、絲錐、搓絲板等精度及耐磨性要求較高的薄刃刀具。但該鋼脫碳傾向較大,退火硬度較高,切削加工性差。
9SiCr鋼圓板牙淬火回火工藝:
CrWMn鋼是一種微變形鋼,具有高淬透性、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由于該鋼殘余奧氏體較多,可抵消馬氏體相變所引起的體積膨脹,故淬火變形小,因此該鋼適于制造截面較大、要求耐磨和淬火變形小的刃具,如板牙、拉刀、長絲錐、長鉸刀等。一些精密量具(如游標卡尺、塊規等)和形狀復雜的冷作模具也常使用該鋼種。低合金刃具鋼紅硬性雖比碳素刃具鋼有所提高,但其工作溫度不能超過250~300℃,否則硬度下降,使刃具喪失切削能力,它只能用于制造低速切削且耐磨性要求較高的刨刀、銑刀、板牙、絲錐、鉆頭等刃具。
刃具鋼在淬火前還是用刃具鋼來切削的,在切削前的時候會有一個球化退火的熱處理,這個時候鋼的硬度是很低的,是可以被普通的刀具切削的。淬火后硬度就高了,就是使用磨削的方法了。要是其他的非金屬切削的方法就和普通的鋼材是一樣的了
關于常用工具鋼的牌號和常用工具鋼的牌號是什么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