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熱鍛模具的工作條件和性能要求,以及熱鍛模具設計與制造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模具的力學性能要求(2)
在拉伸曲線圖上有一個特殊點,當拉力到達這一點時,試棒在拉力不增加或有所下降情況下發生明顯伸長變形,這種現象稱為屈服。這時的應力稱為這種材料的屈服點。而當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復原狀的變形,這部分變形被保留下來,成為永久變形,稱為塑性變形。屈服點是衡量模具鋼塑性變形抗力的指標,也是最常用的強度指標。對模具材料要求具有高的屈服強度,如果模具產生了塑性變形,那么模具加工出來的零件尺寸和形狀就會發生變化,產生廢品,模具也就失效了。
塑性
淬硬的模具鋼塑性較差,尤其是冷變形模具鋼,在很小的塑性變形時即發生脆斷。衡量模具鋼塑性好壞,通常采用斷后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兩個指標表示。
斷后伸長率是指拉伸試樣拉斷以后長度增加的相對百分數,以表示。斷后伸長率數值越大,表明鋼材塑性越好。熱模鋼的塑性明顯高于冷模鋼。
斷面收縮率是指拉伸試棒經拉伸變形和拉斷以后,斷裂部分截面的縮小量與原始截面之比,以表示。塑性材料拉斷以后有明顯的縮頸,所以值較大。而脆性材料拉斷后,截面幾乎沒有縮小,即沒有縮頸產生,值很小,說明塑性很差。
韌性
韌性是模具鋼的一種重要性能指標,韌性決定了材料在沖擊試驗力作用下對破裂的抗斷能力。材料的韌性越高,脆斷的危險性越小,熱疲勞強度也越高。對于衡量模具脆斷傾向,沖擊韌度試驗具有重要意義。
沖擊韌度是指沖擊試樣缺口處截面積上的沖擊吸收功,而沖擊吸收功是指規定形狀和尺寸的試樣在沖擊試驗力一次作用下折斷時所吸收的功。沖擊試驗有夏比U形缺口沖擊試驗(試樣開成U形缺口)、夏比V形缺口沖擊試驗(試樣開成V形缺口)以及艾式沖擊試驗。
影響沖擊韌度的因素很多。不同材質的模具鋼沖擊韌度相差很大,即使同一種材料,因組織狀態不同、晶粒大小不同、內應力狀態不同沖擊韌度也不相同。通常是晶粒越粗大,碳化物偏析越嚴重(帶狀、網狀等),馬氏體組織越粗大等都會促使鋼材變脆。溫度不同,沖擊韌度也不相同。一般情況是溫度越高沖擊韌度值越高,而有的鋼常溫下韌性很好,當溫度下降到零下20~40℃時會變成脆性鋼。
為了提高鋼的韌性,必須采取合理的鍛造及熱處理工藝。鍛造時應使碳化物盡量打碎,并減少或消除碳化物偏析,熱處理淬火時防止晶粒過于長大,冷卻速度不要過高,以防內應力產生。模具使用前或使用過程中應采取一些措施減少內應力。
特殊性能要求
由于模具種類繁多,工作條件差別很大,因此模具的常規性能及相互配合要求也各不相同,而且某種模具實際性能與試樣在特定條件下測得的數據也不一致。所以,除測定材料的常規性能外,還必須根據所模擬的實際工況條件,對模具使用特性進行測量,并對模具的特殊性能提出要求,建立起正確評價模具性能的體系。
對熱作模具必須測試在高溫條件下的硬度、強度和沖擊韌度。因為熱作模具是在某一特定溫度下服役,在室溫下測定的性能數據,當溫度升高時要發生變化。性能變化趨勢和速率相差也很大,如A種材料在室溫下硬度雖比材料B高,但隨溫度上升,硬度下降顯著,到達—定溫度后,硬度值反而會低于材料B。那么,當在較高溫度工作條件下要求耐磨性高時,就不能選用A種材料,而需選用室溫下硬度值雖較低但隨溫度上升,硬度下降緩慢的材料B。
對熱作模具除要求室主高溫條件下的硬度、強度、韌性外,還要求具有某些特殊性能。
熱穩定性
熱穩定性表征鋼在受熱過程中保持金相組織和性能的穩定能力。通常,鋼的熱穩定性用回火保溫4h,硬度降到45HRC時的最高加熱溫度表示。這種方法與材料的原始硬度有關,有資料將達到預定強度級別的鋼加熱,保溫2h,使硬度降到一般熱鍛模失效硬度35HRC的最高加熱溫度定為該鋼穩定性指標。對于因耐熱性不足而堆積塌陷失效的.熱作模具,可以根據熱穩定性預測模具的壽命水平。
回火穩定性
回火穩定性指隨回火溫度升高,材料的強度和硬度下降快慢的程度,也稱回火抗力或抗回火軟化能力。通常以鋼的回火溫度-硬度曲線來表示,硬度下降慢則表示回火穩定性高或回火抗力大。回火穩定性也是與回火時組織變化相聯系的,它與鋼的熱穩定性共同表征鋼在高溫下的組織穩定性程度,表征模具在高溫下的變形抗力。
斷裂抗力
除常規力學性能如沖擊韌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等一次性斷裂抗力指標外,小能量多次沖擊斷裂抗力更切合冷作模具實際使用狀態性能。作為模具材料性能指標還包括抗壓疲勞強度、接觸疲勞強度等。這種疲勞斷裂抗力指標是由在一定循環應力下測得的斷裂循環次數,或在一定循環次數下導致斷裂的載荷來表征的。關于是否把斷裂韌度作為冷作模具材料的一項重要處能指標,尚待研究和探討。
抗咬合能力及抗軟化能力
抗咬合及抗軟化能力分別表征了模具對發生“冷焊”及承載時因溫度升高對硬度、耐磨性助抵抗能力。
熱疲勞抗力及斷裂韌度
熱疲勞抗力表征了材料熱疲勞裂紋萌生前的工作壽命和萌生后的擴展速率。熱疲勞通常以20℃—750℃條件下反復加熱冷卻時所發生裂紋的循環次數或當循環一定次數后測定裂紋長度來確定。熱疲勞抗力高的材料不易發生熱疲勞裂紋,或當裂紋萌生后,擴展量小、擴展緩慢。斷裂韌度則表征了裂紋失穩擴展抗力,斷裂韌度高,則裂紋不易發生失穩擴展。
高溫磨損與抗氧化性能
高溫磨損是熱作模具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正常情況下,絕大多數錘鍛模及壓力機模具都因磨損而失效。抗熱磨損是對熱作模具的使用性能的要求,是多種高溫力學性能的綜合體現。現在國內已有單位在自制的熱磨損機上進行模具熱磨損試驗,收到較理想的試驗效果。
實際使用表明,模具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優劣,對模具使用壽命影響很大。因氧化會加劇模具工作過程中的磨損,導致模具型腔尺寸超差而報廢。氧化還會使模具表面產生腐蝕溝,成為熱疲勞裂紋起源.加劇模具熱疲勞裂紋的萌生與擴展。因此,要求模具具備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對冷作模具鋼除常規力學性能外,還常要求具有下列性能:
耐磨性能,斷裂抗力,抗咬合計抗氧化能力。
耐磨損性能
冷作模具服役時,被成形的坯料會沿著模具表面既滑動又流動,在模具與坯料間產生很大摩擦力。這種摩擦力使模具表面受到切應力作用,在其表面劃刻出凹凸痕跡,這些痕跡與坯料不平整表面相咬合,逐漸在模具表面造成機械破損即磨損。冷作模具,特別是正常失效的冷作模具,多數因磨損而報廢。因此,對冷作模具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耐磨性。一般條件下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但耐磨性與在軟基體上存在的硬質點的形狀、分布也有很大關系。
冷作模具的磨損包括磨料磨損、粘著磨損、腐蝕磨損與疲勞磨損。
熱鍛模具鋼需具備哪些基本特性
HMAX系列熱鍛模具鋼具備具備以下特點:1.紅硬高、2.韌性好、3.抗冷熱疲勞強、4.熱導率性能高、5.淬透性強、6.機械強度高等特點。
HMAX-3新型高紅硬性高強韌高耐磨模具
HMAX-3模具鋼是HMAX模具鋼系列之一,基體純凈、 組織均勻、是一種高性能的鉻-鉬-釩合金鋼材,具有良好的抗熱裂紋、開裂、熱磨損和塑性變形能力。具有以下特點:在各個方向上都有優異的韌性和延展性、好的抗回火性能、良好的高溫強度、優異的淬透性、熱處理、表面涂覆后良好的尺寸穩。
由于該產品增強了抵抗模具主要失效機理(如熱龜裂、熱裂紋、熱磨損及塑性變形)的能力,因此能顯著提高模具壽命并獲得更佳的經濟效益。適用于高要求的壓鑄、熱鍛和熱擠壓行業。
適用于較嚴苛條件下壓鑄(如發動機的缸蓋、 缸體、 變速箱殼體、 活塞等) ; 有高拋光要求, 耐磨性要求及模次要求更高的塑膠模具; 耐磨性及抗開裂性要求更高的熱擠壓模具(如7系列鋁合金)
HMAX系列熱鍛模具鋼之一HMAX-4模具鋼種的各項綜合性能良好,適用于制作受熱溫度較高,使用條件要求苛刻的銅合金壓鑄、熱鍛、熱擠壓、熱剪切、熱軋輥模熱作模具。汽車變速箱同步器銅錐環壓鑄模、銅彎管接頭壓鑄模、1/2銅閘閥體壓鑄模、1銅閘閥體殼壓鑄模、銅管熱擠壓模、軸承套圈熱擠壓模、液鍛活塞模等模具比3CR2W8V模次提高3-6倍。
熱鍛和冷擠壓產品對材料有什么要求
鍛件生產對模具材料的基本要求是:在鍛模工件條件(工作溫度、載荷性質和“接觸時間”)下材料應具有良好的冶金質量和組織穩定性、綜合力學性能、疲勞性能和耐腐蝕性等使用性能以及良好的冷熱加工工藝性能。
工件溫度(或稱使用溫度)是指模具在實際使用時的加載過程中模膛表面所達到的最高溫度與卸載后至下一次加載間隙時間內模膛表面冷卻降溫至最低溫度之間的溫度。在黑色金屬鍛件連續生產情況下,前者的溫度可以達到600℃,甚至更高,乃至引起模膛表面金屬的回火和相變。從而降低模具材料的力學性能;而后者基本上保持在模體的使用溫度,即250℃~350℃,長期在脈沖式的熱負荷(600℃至250℃~350℃交變)作用下會引起模具材料的冷熱疲勞。
冷作模具鋼與熱作模具鋼成分有什么區別?為什么?
一、區別:
1、含碳量不一樣:冷作模具鋼的含碳量一般在1.45%~2.30%;熱作模具鋼的含碳量在0.3%~0.6%;
3、含鉻量不一樣:冷作模具鋼含鉻量為11%~13%;熱作模具鋼的含鉻量根據合金鋼性能不同而不同;
3、其他元素加入不完全一樣:冷作模具鋼多采用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例如Cr、Mo、W、V等元素的多元合金鋼;熱作模具鋼加入的合金元素有Cr、Mn、Si、Ni、W、Mo、V等合金元素。
二、原因:
1、熱作模具鋼加入合金元素中Cr、Mn、Si、Ni合金元素的作用是強化鐵素體和提高淬透性,W、Mo合金元素是為了防止回火脆性,Cr、W、Si合金元素能提高相變溫度,使模具在交替受熱與冷卻過程中不致發生相變而發生較大的容積變化,從而提高其抗熱疲勞的能力。
2、冷作模具鋼通常在成分上以高碳為主,以滿足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需要。如果為了提高模具抗沖擊能力,需增加韌性時,可選用中碳鋼,這時可借用熱作模具鋼來代替。在冷作模具鋼中加入合金元素時,主要是為了提高淬透性和耐磨性,對于耐磨性要求高的模具,多采用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例如Cr、Mo、W、V等元素的多元合金鋼。
擴展資料
一、由于熱作模具長時間處于高溫高壓條件下工作,因此,要求模具材料具有高的強度、硬度及熱穩定性,特別是應有高熱強性、熱疲勞性、韌性和耐磨性。
二、熱作模具在工作時承受著很大的沖擊力,模腔和高溫金屬接觸,反復地加熱和冷卻,其使用條件極其惡劣。為了滿足熱作模具的使用要求,熱作模具鋼應具備下列基本特性:
(1)較高的高溫強度和良好的韌性。熱作模具,尤其是熱鍛模,工作時承受很大的沖擊力,而且沖擊頻率很高,如果模具沒有高的強度和良好的韌性,就容易開裂。
(2)良好的耐磨性能,由于熱作模具丁作時除受到毛坯變形時產生摩擦磨損之外,還受到高溫氧化腐蝕和氧化鐵屑的研磨,所以需要熱作模具鋼有較高的硬度和抗黏附性。
(3)高的熱穩定性。熱穩定性是指鋼材在高溫下可長時間保持其常溫力學性能的能力。熱作模具工作時,接觸的是熾熱的金屬,甚至是液態金屬,所以模具表面溫度很高,一般為400~700℃。這就要求熱作模具鋼在高溫下不發生熱化,具有高的熱穩定性,否則模具就會發生塑性變形,造成堆塌而失效。
(4)優良的耐熱疲勞性,熱作模具的工作特點是反復受熱受冷,模具一時受熱膨脹,一時又冷卻收縮,形成很大的熱應力,而且這種熱應力是方向相反,交替產生的。在反復熱應力作用下,模具表面會形成網狀裂紋(龜裂),這種現象稱為熱疲勞,模具因熱疲勞而過早地斷裂,是熱作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熱作模具鋼必須要有良好的熱疲勞性。
(5)高淬透性。熱作模具一般尺寸比較大,熱鍛模尤其是這樣,為了使整個模具截面的力學性能均勻,這就要求熱作模具鋼有高的淬透性能。
(6)良好的導熱性。為了使模具不致積熱過多,導致力學性能下降,要盡可能降低模面溫度,減小模具內部的溫差,這就要求熱作模具鋼要有良好的導熱件能。
(7)良好的成形加工工藝性能,以滿足加工成形的需要。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熱作模具鋼
目前最好的熱鍛模具材料是哪種?
目前最好的熱鍛模具材料是哪種,我真不知道一哥是誰,但蘇州超博金屬8566模具鋼也許可以稱之業界老二,因為它把熱鍛模具鋼要求的耐高溫性、高韌性、高硬度三者綜合與平衡得比較好,至今已有近300家企業在用,比如京瓷、比亞迪、吉利等一直在使用,而且很穩定,尤其是304不銹鋼高溫熱鍛模具。
熱鍛模具首先是要求模具鋼耐高溫性好,在高溫下工作,模具可以長時間保持高硬度;其次是要求韌性好,模具不能開裂;最后是硬度高,耐磨性好,模具使用壽命長。而標準牌號的熱鍛模具鋼,如H13、3Cr2W8V、HD等,各自都有無法避免的缺陷,而蘇州超博金屬8566模具鋼,卻能比較好的融合了耐高溫性、高韌性、高硬度三者,因而近年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追捧。
常規牌號的優缺點如下:
1)H13模具鋼,韌性好,耐磨性適中,耐高溫性能一般,工作溫度超過550℃時,硬度下降很快,模具壽命短,模具鋼售價便宜。
2)3Cr2W8V模具鋼,鎢含量高,耐高溫性能好,耐磨性也強。但韌性差,模具越用越硬,模具直奔開裂而去。
3)HD是一款新型的熱鍛模具鋼,耐高溫性好,高硬度,韌性較好,如果充分發揮HD的特性,是一款很好的熱鍛模具鋼。但HD的熱處理工藝特殊,品質不容易把控,使用性能,一直無法達到模具鋼研發人員和模具鋼用戶的期望。
常規牌號的模具鋼在魚龍混雜的市場上,往往出現以次充好,且假貨盛行。上述的幾款模具鋼,更無法發揮各自應有的特性。模具鋼用戶反映使用效果差,也就理所當然了。
嘉興做熱鍛模具的曾先生,今年再次訂購8566模具鋼,正好借機追問曾先生,上次采購的8566模具鋼,熱鍛S45C材料,模具壽命怎么樣?曾先生說,上次采購的8566模具鋼,由于S45C材料訂單完成,因而沒有試出結果。后來用剩余的8566,做了一套熱鍛304不銹鋼的模具,已經打了幾天。看過模具后,發現模具顏色漂亮,與我之前的模具相比,則完全不一樣了。
接著他又說道,雖然沒有試出具體的模具壽命數量,但以我干熱鍛十幾年的經驗,從模具顏色,就能判斷這8566適合干熱鍛,而且效果還不錯。現在又來了幾套新模具,決定還是用8566模具鋼。你放心下吧,這材料肯定沒問題的。
模具鋼用于熱鍛,是個沒辦法“說謊”的殘酷現實。模具質量好不好,幾千個產品做下來,就能立竿見影的區分出來。
8566純凈度高,有害雜質含量低,硫含量低至0.0005%。蘇州超博金屬用自己的專有技術,增加了8566的耐高溫元素含量,以提高8566的耐高溫性能。高純凈度和高含量耐高溫合金,成就抗高溫軟化的性能好,俗稱耐燒,也就是在高溫工作時,可以長時間的保持高硬度。
蘇州超博金屬8566模具鋼的高溫強度與高速鋼SKH-9相當,在高溫下工作,可以長時間的保持高硬度,這個特性,很少有同行可以做到,它的使用硬度可達HRC58-60,高硬度保證了高強度和高耐磨性。8566的韌性是高速鋼SKH-9的4倍,D2的兩倍,正常使用下,模具不太可能開裂。
蘇州超博金屬8566模具鋼具備熱鍛模具的高硬度、耐高溫、高韌性三大特性,標準牌號模具鋼只能仰望而無法企及。
熱鍛模和錘鍛模有什么區別?熱作模具有是什么? 還有熱鍛模選用的材料和加工工藝路線是怎樣的?謝謝
熱鍛模和錘鍛模都屬于熱鍛模,也就是說錘鍛模是熱鍛模的一種。
熱作模具主要用于制造對高溫狀態下的工件進行壓力加工的模具,如熱鍛模
具、熱擠壓模具、壓鑄模具、熱鐓鍛模具等。
常用的熱作模具材料為中、高含碳量的添加鉻鎢鉬鋇等合金元素的合金模具鋼。對
特殊要求的熱作模具有時采用高合金奧氏體耐熱模具鋼、高溫合金、難熔合金制造。
選擇模具材料是要注意:
一、模具材料的基本性能
進行模具材料選擇時,必須首先考慮模具的某些基本性能必須能適應所制造的模具的
需要,在一般情況下,其中三種性能是主要的,即鋼的耐磨性、韌性、硬度和紅硬性。這三種
性能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模具材料的綜合性能,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應用范圍。
當然對于一種模具的要求來說,可能其中的一種或兩種是主要的,而另外的一種或
兩種是次要的。
1. 模具材料的耐磨性模具工作時,表面往往要與工件產生多次強烈的摩擦,模具
必須在此情況下仍能保持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致于早期失效。要求模具材料既
能承受機械磨損,而且在承受重載和高速摩擦時,模具被摩擦表面能夠形成薄而致密附
著的氧化模,保持潤滑作用,防止模具和被加工工件的表面之間產生粘附、焊接招致工件
表面擦傷,又能減少模具表面進一步氧化造成的損傷。為了改善模具材料的耐磨性,就
要采取合理的生產工藝和處理工藝,使模具材料既具有高硬度又使材料中的碳化物等硬
化相的組成、形貌和分布合理,當然模具工作過程中的潤滑情況和模具材料的表面處理,
也對改善模具的耐磨性能有良好的影響。
2.模具材料的韌性對于受強烈沖擊載荷的模具,如冷作模具的沖頭,錘用熱鍛模
具、冷鐓模具、熱鐓鍛等,模具材料的韌性是十分重要的考慮因素,對于在高溫下工
作的模具,還必須考慮其在工作溫度下的高溫韌性。對于多向受沖擊載荷的模具,還必
須考慮其等向性。
模具材料的化學成分、晶粒度、碳化物、夾雜物的組成數量、形貌、尺寸和分布情況:
金相組織、微觀偏析等,都會對材料的韌性帶來影響。鋼的純凈度、鍛軋變形的方向會對
橫向性能產生很大的影響。模具材料的韌性往往和耐磨性、硬度是互相矛盾的。因之根
據模具的具體工作情況,選擇合理的模具材料,并采用合理的精煉、熱加工和熱處理、表
面處理工藝使模具材料得到耐磨性和韌性等綜合性能的最佳配合,以適應模具的需要,
足模具材料的重要發展的途徑。
3. 硬度和紅硬性硬度是模具材料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模具在工作時必須具有高
的硬度和強度,才能保持其原來的形狀和尺寸,一般冷作模具鋼,要求其淬回火硬度為
60HRC 左右,而熱作模具鋼為45-50HRC 左右,并且要求熱作模具材料在其工作溫度下
仍保持一定的硬度。
紅硬性是指模具材料在一定溫度下保持其硬度和組織穩定性抗軟化的能力,對于熱
作模具材料和部分重載荷冷作模具材料,是重要的性能指標。
另外,還要根據不同模具的實際工作條件,分別考慮其實際要求的性能,如對熱作模具鋼要考慮其抗冷熱疲勞性能,對壓鑄模具應考慮其耐融熔金屬的沖蝕性能;對于重載
荷型腔模具應注意其等向性;對于高溫工作的熱作模具應考慮其在工作溫度下的抗氧化
性能;對于在腐蝕介質工作的模具,應注意其抗腐蝕性能;對在高載荷下工作的模具應考
慮其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和抗彎強度、疲勞強度及斷裂韌度等。
二、模具材料的工藝性能
在模具總的制造成本中,特別是對于小型精密復雜模具,模具材料費往往只占總成
本的10-20%,有時甚至低于10%;而機械加工、熱處理、表面處理、裝配、管理等費用
要占成本的80%以上。所以模具材料的工藝性能就成為影響模具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
改善模具的工藝性能,不僅可以使模具生產工藝簡單,易于制造,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模
具制造費用。模具材料的工藝性能,經常要考慮的有以下幾種。
1. 可加工性模具材料的可加工性包括冷加工性能,如切削、磨削、拋光、冷擠壓、冷拉
工藝性,熱加工性能包括熱塑性和熱加溫度范圍等。模具鋼主要屬于過共析鋼和萊氏體
鋼,冷加工和熱加工性能一般都不太好,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地控制熱加工和冷加工的
工藝參數,以避免產生缺陷和廢品,另一方面還必須通過改善鋼的純凈度,減少有害的雜質,
改善鋼的組織狀態,并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鋼的工藝性能,降低模具的制造費用。
為了改善模具鋼的切削性和磨削性,從20 世紀30 年代開始,研究向鋼中加入適量
的硫、鉛、鈣、稀土金屬等元素或導致模具鋼中碳的石墨化的元素,發展了各種易切削模
具鋼。以后發現有些易切削元素加入以后,會在模具鋼中生產一些有害的夾雜物(如硫
化鐵等),會使鋼的力學性能,特別是橫向的塑性、韌性下降,于是又在精煉后期對鋼水進
行變性處理,通過加入變性劑(如(SiCa,稀土元素等),形成富鈣硫化物或稀土硫化物使硫
化物球化,抑制了硫對鋼的力學性能的不利影響,保留和發揮了其對鋼的可加工性和磨
削性的有利作用,使易切削模具鋼得到進一步地發展。
有些模具材料,如高釩高速鋼、高釩高合金模具鋼的磨削性很差、磨削比很低,不便
于磨削加工,近年來改用粉末冶金生產,可以使鋼中的碳化物細小、均勻,完全消除了普
通工藝生產的高釩模具鋼中的大顆粒碳化物,不但使這類鋼的磨削性大為改善,而且改
善了鋼的塑性、韌性等性能,使之能在模具制造中推廣應用。
有些模具對表面粗糙度要求很低,如要求鏡面拋光的塑料模具和一些冷作模具。就
要采用拋光性能很好的模具材料,這類鋼種往往要采用電渣重熔或真空電弧重熔等工藝
進行精煉,得到高純凈度的鋼材,以適應鏡面拋光的要求。
皮紋加工性:有些塑料制品要求制造有皮紋、裝飾性圖案或文字花樣的表面,為了生
產這些制品,就要求在壓制這些制品的模具表面加工出相應的清晰的花紋、圖案來。而
加工這些圖案、皮紋一般是采用化學蝕刻工藝,要求模具材料要能適應這種化學蝕刻工
藝,蝕刻以后,能夠在模具表面得到圖案清晰、紋理清楚的皮紋和圖案。
鑄造工藝性能:為了簡化生產工藝,國內外近年來致力于發展采用鑄造工藝直接生
產出接近成品模具形狀的鑄造毛坯。如我國已經研究采用鑄造工藝生產一部分冷作模
具、熱作模具和玻璃成形模具。相應地發展了一些鑄造模具用鋼,對這類材料要求具有
良好的鑄造工藝性能,如流動性、收縮率等。
焊接性:有些模具要求在工作條件最苛刻的部分堆焊接特種耐磨或耐蝕材料,有些
模具希望在使用過程中采用堆焊工藝進行修復后重新使用。對這類模具就要求選用焊
接性好的模具材料,以簡化焊接工藝,可以避免或簡化焊前預熱和焊后處理工藝,更好地
適應焊接工藝的需要,相尖地發展了一批焊接性良好的模具材料。
冷變形性:為了簡化工藝,提高模具的制造效率,對批量生產的型腔模具,有些采用
冷擠壓工藝壓制型腔,用淬硬的凸模將模具的型腔直接壓制出來,要求模具材料具有良
好的冷變形性能,如塑料模具鋼中的低碳低硅鋼就具有良好的冷變形性能。
2. 淬火溫度和淬火變形為了便于生產,希望模具材料的淬火溫度范圍要寬一些,
特別是有些模具要求采用火焰加熱局部淬火時,難以精確地測量和控制溫度,就要求模
具鋼能適應較寬的淬火溫度范圍,模具在熱處理時,要求其變形程度要小,特別是一些形
狀復雜的精密模具,淬硬以后難以修整,就對淬回火的變形程度要求更為嚴格,應該選用
微變形模具鋼制造。
3.淬透性和淬硬性淬硬性主要取決于鋼的碳含量,淬透性主要取決于鋼的化學成
分、合金元素含量和淬火前的組織狀態。對于大部分要求高硬度的冷作模具,對淬硬性
要求較高;對于大部分熱作模具和塑料模具,對于硬度的要求不太高,往往更多地考慮其
淬透性;特別是對于一些大截面深型腔模具,為了使模具的心部也能得到良好的組織和
均勻的硬度,就要求選用淬透性好的模具鋼。另外對于形狀復雜、要求精度高又容易產
生熱處理變形的模具,為了減少其熱處理變形,往往盡可能采用冷卻能力弱的淬火介質
(如油冷、空冷、加壓淬火或鹽浴淬火),就需要采用淬透性較好的模具材料,以得到滿意
的淬火硬度和淬硬層深度。
4.氧化脫碳敏感性模具在加熱過程中,如果產生氧化、脫碳現象,就會改變模具的
形狀和性能,影響模具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壽命,招致模具早期失效。
有些鉬含量高的模具鋼,由于容易氧化、脫碳,有一段時間限制了其推廣應用,直到
熱處理工藝裝備發展以后,采用特種熱處理工藝(如真空熱處理,可控氣氛熱處理、鹽浴
熱處理等)以后,能夠避免氧化、脫碳,這類模具鋼,才順利得到推廣應用。鉬基合金雖然
具有極為優秀的高溫性能,但是由于在高溫下極易氧化,嚴重地限制了其應用范圍。
至于加工路線要具體到哪套模具哪個工件訂制加工路線了
關于熱鍛模具的工作條件和性能要求和熱鍛模具設計與制造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admin
發表評論